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中海油控盘 中联煤批量问题待解

添加时间:2013-02-22 10:21:2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命途多舛”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煤”)即将迎来第六次股权调整,中海油和中煤集团各持股50%的局面将被打破。

     记者昨天从中海油了解到,中煤集团拟向中海油出让中联煤2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海油持有中联煤的股权将由50%提高至70%,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将成为中联煤自1996年成立以来的第六次股权调整,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股权结构调整没有改变中联煤“过继”式的管理体制,也难以改变中联煤近两年纠纷不断、产量停滞不前的状况。

     股权调整背后

     中联煤是从事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输送、销售和利用的国家煤层气专业公司,此前由中海油与中煤集团各持50%股份,中海油行使经营管理权。

     中海油首次入股中联煤是在2010年12月。当时,中海油以12.03亿元收购中联煤50%股权,进入煤层气行业。时隔两年之后,中海油再次出手,获得中联煤20%的股权,但各方并未透露此次转让的价格。

     据中海油方面透露,此次交易还需要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及其他常规商业条件的满足才能完成。

     此次股权调整的背后,中联煤内部已经暗含了不小的经营困境。

     近两年,中联煤遭遇了与合作伙伴解约、被诉上到公堂、新增产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中海油成为中联煤的第一大股东后,希望能对我们的合同纠纷解决有帮助。”与中联煤有生意往来的企业负责人李雷(化名)对记者说,“中联煤的股权和管理层总是变动,与他们合作很麻烦,据我了解,像我们一样与中联煤有大的合同纠纷的大概就有十起。”

      在产量增长方面,中联煤近两年的煤层气产量增长速度并不理想。本报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中联煤2010年和2011年的产量分别为2.50亿和3.56亿立方米,而2010年与其分家的中石油的同期产量已经达到3.16亿和4.64亿立方米。

     另有数据显示,中联煤2012年的煤层气产量4.66亿立方米,没有完成6亿立方米生产计划;同期,中联煤来自新井的煤层气产量以及储量微乎其微,2012年1~10月,其新井产气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不足2%。

     中联煤某中层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中石油目前的煤层气产量80%来自当年从中联煤分走的区块,而中联煤留下的区块产量增长情况并不理想。区块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中海油想增加投资,但中煤却不愿意,在各占50%股权的情况下,中海油肯定也不愿意单方面投资。

    “虽然中联煤整体是盈利的,但我们公司始终还是处于差钱的境地。年前就老有人来要账,没办法啊,中煤集团不拨款,中海油也就不愿意拨款。”中联煤某中层管理人员对本报记者说,中海油增加持股比例,它就有更大的权利,所以中海油有增资的意愿。

       中联煤前高管则对记者表示,早在傅成玉掌舵中海油的时候,中联煤就积极推动中海油入股中联煤,这次增资也算是此前政策的延续。如果中海油能够信守承诺,对中联煤的长期发展就是有好处的。

    “过继”式弊病

      中联煤成立于1996年,此前已经历5次股权调整,其创始股东为原煤炭部、地矿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1999年3月,原地矿部撤股,中石油和中煤建设集团公司为中联公司股东,各占50%股比;2003年7月,中煤建设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中联煤股东相应地改为中石油集团和中煤集团;2006年3月,中石油集团公司又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1月,中石油撤出其所持50%股权,中联煤成为中煤全资子公司。

      2010年12月,中煤与中海油签订增资扩股协议,双方各持50%股份,中海油行使经营管理权。据中海油方面透露,中海油正式入股中联煤两年来,中联煤累计完成投资47.86亿元。

    “中联煤多年来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其‘过继’式的管理体制,这次中海油增资仍未改变这一本质。”上述中联煤中层人士说,之前中石油持有50%的股权时,相当于国资委将中联煤过继给中石油管理,现在中海油不管是50%还是70%的股权,都相当于国资委又将中联煤过继给中海油管理。

     “当时中石油就成立了自己的煤层气公司,有了亲儿子后,就不管中联煤了。现在这种股权结构,中联煤既不是中海油的亲儿子也不是国资委直接管理,这对中联煤的长期发展来说没什么实质性的好处。”该人士说。

      接近中联煤的人士也对此次股权调整的效果持谨慎态度。李雷表示:“中海油这两年已在行使管理权,对我们的一些承诺仍然没有履行,前后政策也总是变化。此次股权调整后,中联煤的管理情况能否改善,现在还很难讲。”

      能源分析师王瑞琦对记者分析说,虽然中联煤此前发展较慢,但煤层气产业本身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对煤层气开发有补贴,煤层气开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短期来看,煤层气开发不可能完全市场化,所以中联煤仍然拥有较大的优势,未来发展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