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炭产业欲走全循环路线
添加时间:2013-02-21 14:39:37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在春节前结束的山西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代省长李小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13年工作部分提出:“完成焦化行业整合重组任务,推进化工行业整合提升。”
山西省化工行业办公室主任张莉萍分析称:“山西省政府在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再次提出对焦化行业实施兼并重组,目前已开始全面推行。主要是以‘全循环’模式对焦炭产业实施提升改造,实现节能减排,形成焦化并举、上下联产的格局,以此奠定新型煤化工产业跨越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粗放的发展模式已将山西焦化工业推入经济与环境的双重危机。10年前的2003年受焦炭达到每吨450美元天价的刺激,山西炼焦厂遍地开花,许多未经任何审批的民营焦化项目直接上马,导致产量急剧上升。这一年,山西全省已建和在建的712个焦化项目中,违规建设的多达509个,约占总数的70%,产能近亿吨。
这样的发展方式带来的恶果是,山西生态环境牺牲了,经济并没有获得长足发展。仅仅2004年一年,全省焦炭业就消耗水资源6.1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4.3%,焦化行业对大气和水的污染负荷已经分别达到山西总负荷的30%和40%。它给山西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的“后遗症”直到10年后的今天依然相当严重。焦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多数焦化企业陷入经营亏损窘境,还消耗巨额的煤炭资源和能源,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巨额的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压得企业喘不过气,舆论在自然生态受到破坏后汇聚的力量全部压在了政府肩上。如今,备感压力的地方政府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模式,一种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新模式呼之欲出。
“山西提出的‘全循环’模式,肯定是针对目前多数独立焦化企业大多以生产焦炭为主,深加工处于初级阶段提出的。”山西省焦炭集团专家胡益之说,有的企业仅有少部分煤焦油制成煤沥青、橡胶原料,大部分没有工业用途,有的企业根本没有配置煤焦油回收装置,“只焦不化”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根据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山西将推进焦化行业在关小上大、促进上下游联合的基础上发展大型焦化园区,实现由分散向集约转变,由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和以化为主转型。简言之就是要形成更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
从山西省经信委获悉,按照山西提出的“大区域布局、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板块发展模式,将重点围绕煤焦化、煤气化、煤层气利用三条主线拉长产业链条,着力延伸焦油加工、粗苯加工、焦炉气利用、煤制油品、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天然气、煤层气制天然气8条产业链条,生产高附加值煤基化工产品和清洁能源。
山西省已经选择孝义市梧桐焦化工业园作为试点,将重点解决园区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化产集中加工同步推进、续建焦化项目与已建装置衔接的问题,同时探索园区内企业间物流、污水集中处理、化产集中加工等资源共享的方式和方法。届时,孝义梧桐工业园区将成为焦化行业园区发展的示范模式。
与此同时,山西还以山焦、潞安等核心企业为基础分别发展烯烃、合成油、聚甲醛等8种类型化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提出实施县域示范模式、园区示范模式、企业示范模式等重组模式。总的原则是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不仅要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焦化行业经济效益好转,而且要通过装备水平的提升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良好的生态和环保效益。
根据山西焦化行业兼并重组规划,2013年,山西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基本完成,山西省将形成4个1000万吨级的焦化园区,3个1000万吨级和10个5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到2015年底,山西将淘汰落后产能4000万吨,总产能不再增加。独立焦化企业数量减少75%,焦化企业户均产能提高4.2倍以上。届时,山西省焦化产业将和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彻底决裂,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全循环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