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添加时间:2013-01-30 18:04:24
来源:国际能源网
为推进我省光伏产业“十二五“期间超常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以201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背景及发展趋势
1、产业背景
——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光伏产业代表当今世界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是国家和我省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00年到2009年,光伏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全球光伏安装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4%,预计2010年增长率超过100%,全球光伏累计安装量将达37吉瓦。
——光伏应用市场前景广阔。世界各国正不断加大对新能源市场的投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率先推出新能源政策,补贴太阳能发电,成为光伏发电装机的主力市场。中、韩、印、非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启动并迅速崛起。光伏发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预计将从2010年的0.2%,发展到2020年的1.3%,到2050年将达到10.8%。
——我国成为世界光伏制造大国。2005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的年增长率均超过100%,2008年以来,增长率也保持在70%以上。2009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4382兆瓦,占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的40%。预计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将达到7000-8000兆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光伏制造业基地。
2、发展趋势
——晶硅电池仍将是市场主角。受资源、技术条件等限制,新型光伏材料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预计未来5年内,晶硅电池仍将是市场主流;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将稳定上升。目前,晶硅电池是光伏市场的主导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80%。
——提高光电转换率是技术重点。当今市场主流晶硅电池光电转换率约16.5%,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约10%,不断提高光电转换率不仅是光伏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光伏产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
——纵向整合是产业发展新趋势。世界金融危机后,光伏产业的发展更趋平稳和理性。为进一步加强成本和质量控制,众多有实力的光伏企业纷纷选择垂直一体化战略,从而带动了全产业的纵向整合,促进资源与优势的进一步集聚。
——节能环保是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光伏发电是环保的新能源,光伏产业生产环节,特别是硅料提纯环节通过采取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减少排放,逐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标,实现光伏发电从清洁生产到绿色使用全过程的节能环保要求。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光伏产业发展情况
1.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自2005年开始起步,我省光伏产业规模总量快速扩张。2010年,全省28家纳入统计口径的规模以上光伏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26.24亿元,同比增长74.94%;主营业务收入416.23亿元,同比增长97.38%;利润总额53.99亿元,同比增长176.87%;利税总额62.42亿元,同比增长173.84%。目前,我省光伏产业主要分布在新余、上饶、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抚州、宜春、吉安等9个设区市;已形成硅料生产能力12600吨,硅片生产能力385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1300兆瓦,太阳能组件生产能力1000兆瓦,产业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龙头企业迅速壮大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入选“REDHERRING亚洲百强企业”,2010年,列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第136位,成为江西省第一大民营企业。硅片产能达到3000兆瓦,成为全球最大晶体硅片供应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为我省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十一五”末,形成硅片、电池片、组件各500兆瓦的产能。旭阳雷迪致力于多晶硅铸锭、切片,2010年硅片产能达到1150兆瓦。
3.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赛维LDK公司在光伏研究领域已申请专利38项,获授权18项,获省部级奖1项,其硅片生产中的“铸锭炉二次加料装置的试剂”和“填装性能良好的原料硅块及其制备方法”两项科技创新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高纯多晶硅料项目单位产品的设计还原电耗创造了国际硅料行业的多个单项第一。瑞晶公司“光学掩膜高吸光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所产太阳能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6.35%,单片转换效率最高达17.03%。中材公司在高压陶瓷坩埚等配套领域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光伏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先后落户新余;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被授予“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化基地”、“国家新能源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光伏产业基地”称号。
4.产业基地逐渐形成
经过近5年的发展,我省以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其中,新余市围绕赛维LDK公司已基本形成了从硅料到终端应用产品的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体系,上饶市、九江市正在逐步形成以晶科能源公司和旭阳雷迪公司为核心的侧重产业链前端的光伏产品生产基地,南昌市正在逐步形成以太阳能薄膜电池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景德镇市依托景德镇半导体公司正在大力发展中下游产业。2010年,这五大光伏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的贡献率总和达到了95%以上。
(三)我省光伏产业存在的困难
1、整体集群效应不突出。虽然我省光伏产业的总体经济规模目前位居全国第二,但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数量不多,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区域配套协作较少,产业合作深度还不够。除新余外,其他地市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整体集群效应不够突出。
2、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我省光伏企业及其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中游的高纯硅料和硅片,而在电池、组件、发电系统、应用产品等产业链中下游领域,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总体表现为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能力较为薄弱。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平台,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抢占发展先机,强化竞争优势,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优化产业布局,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光伏产业科学、健康发展,努力将我省打造成为世界光伏产业基地。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定位原则。清醒认识我省光伏产业在全球、全国光伏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研判我省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产业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2、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延伸产业链,强化配套能力,不断凝聚技术、规模优势,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3、合理布局原则。发挥地方特色与优势,进行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实施集约化发展战略,推动全省范围内产业合理分工和布局。
4、市场主导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突出市场的主导地位,以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指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其中,2011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2012年努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到“十二五”末,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3-5家,其中过1000亿1家,使我省光伏产业由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2、产能目标。到2015年,高纯硅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分别达到7万吨、10吉瓦。其中2011年高纯硅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为2万吨、3吉瓦;2012为3万吨、4.5吉瓦;2013年为4万吨、6吉瓦;2014年为5万吨、7吉瓦。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及应用产品产能年均增长50%,奠定我省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基地的基础。
3、技术目标。提高光电转换率,降低能耗水平,到2015年,多晶硅料生产成本降低到30美元/公斤以下,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0%以上,光伏发电成本控制在每千瓦时1.0元以内。
(二)主要任务
1、强化产业优势。巩固我省光伏产业链前端的优势,保持已有的领先地位。鼓励现有项目改扩建,加强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着力破解硅料瓶颈。掌握先进的高纯硅料的大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注锭、切片和电池的生产工艺,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扶优做强,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造就若干个竞争力强、影响力大、产品份额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
2、延伸产业链。围绕上规模、降成本,以应用,促发展的方针,实施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战略,大力进行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纵向整合,延长产业链条。重视发展产业链中后端环节,大力开发光伏系统应用产品,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能规模,打造若干个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集成、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和应用产品等领域上规模、上水平的骨干企业。
3、完善产业配套。以自身产业需求为主导,以提高本地配套率为目标,大力发展符合和我省产业需求实际的光伏配套产业。重点发展与硅料、组件、应用、设备制造等相关的配套产品,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优势的专业生产企业。
四、产业重点和区域布局
(一)产业发展重点
1、硅料。禁止新上落后工艺的高纯多晶硅项目,严格限制新上3000吨以下采用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项目,支持其他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硅料生产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万吨级高纯硅料项目,加快原有中小项目的升级改造。消化、吸收和提升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关键生产技术,实现多晶硅生产全过程的自动控制,鼓励与化工企业合作进行尾气回收再利用。
2、硅锭片。加强对熔铸、剖锭及切割工艺等关键技术再创新,提高熔锭容量,降低硅片厚度,减少硅料损耗,提高切片成品率,实现切割浆料回收利用。
3、晶硅电池及组件。鼓励发展光电转化率国际领先的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提升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水平。努力发展单位耗能低、耗材少、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提高封装质量。
4、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它新型太阳能电池。鼓励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高转化率的薄膜电池生产项目,关注非(微)晶硅薄膜电池和CIGS(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的开发,跟踪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5、系统集成及应用产品。鼓励联合开发系统集成产品,重点发展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集成和平衡控制技术。开发大中小型太阳能并网、离网发电系统、太阳能照明等应用系统、太阳能光伏汽车、太阳能水泵等光伏应用产品。
6、配套产品。大力发展高储能蓄电池、逆变器、坩埚、粘合剂、氮化硅、线切割材料、封装材料、薄膜电池基材、导电材料、光伏设备等多系列的配套关联产品,做优做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工艺技术先进的配套产品。
(二)区域布局
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总体部署和功能区划,依托我省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一核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新余为光伏产业发展核心区,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为光伏产业发展集聚区,其他有关设区市配套支撑。
——新余市以赛维LDK、瑞晶、升阳光电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等核心产品,发展先进配套产业,加强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建设,建立综合、完善的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
——上饶市以晶科能源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扩充产业规模,强化产业配套,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地。
——九江市以旭阳雷迪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港口优势,打造江海联运的便利出口通道,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建成以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
——南昌市以赛维BEST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系统应用产品为重点的产业集群。
——景德镇市以景德半导体、威富尔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促进产业承接与转移,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上中游产业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
——抚州、萍乡、吉安、宜春等设区市以发展硅片、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等产品为主,加强区域协作和生产要素流动,为“一核四区”提供配套、支撑和补充。
五、政策措施
(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做好资源能源土地等要素保障,积极推进资产、资源、人才、市场向优势企业集聚,着力增强核心企业裂变扩张能力。
加大项目招商力度。按照“省市联动、合作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 ,鼓励企业垂直一体化战略和产业纵向整合。
加强光伏重点项目管理,对重大项目进行重点跟踪、重点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和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力争早启动、早开工、早见效。
(二)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现有的新余高新区、九江经开区两个省级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上饶经开区、南昌高新区尽快成长为省级光伏产业基地。加快新余国家新型工业化(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进一步集聚。
着力培育和引进上中下游及配套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光伏企业,增强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物流配套建设,提高园区配套能力和水平。
加强区域协作,发挥抚州、萍乡、吉安、宜春等设区市的产业配套、支撑和补充作用。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消化吸收提升创新能力”原则,加大技术研发和攻关的力度,继续完善硅料提纯工艺,改进电池封装技术,占领全国光伏产业科技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
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及促进成果产业化,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制定;加快建设国家级太阳能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中心、省级光伏配套新材料工程中心、省级光伏发电工程中心;鼓励企业引进国外智力、对外联合研发。
(四)开拓终端应用市场。
抓住国家启动太阳能光伏应用市场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洽谈会、展销会、订货会和配套会,帮助企业抢抓订单、签订合同,努力抢占国内市场。
把光伏产品列入节能环保产品推荐目录,在招投标中给予加分。对利用财政资金建设的道路照明、公共建筑等采用的光伏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鼓励我省光伏企业与有实力的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光电建筑应用项目,与境外有实力的光伏发电工程公司强强联合,合力开发境外市场。
(五)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在金太阳、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等政策方面对我省光伏产业的支持,鼓励支持我省光伏企业参与国家光伏工程竞标。
在本省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改造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中,重点支持光伏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助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
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鼓励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机构对光伏产业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授信额度等支持力度。鼓励设立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开展对光伏企业的投资。鼓励光伏企业上市融资。
(六)推进人才培养。
积极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充分利用我省高职教育的优势,强化现有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大量培养光伏产业急需的人才,继续提升光伏科技高等教育水平,扩大中等教育规模。
积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落实省内有关政策,奖励重大科技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和科技人员,鼓励企业提高 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重大建设项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