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4年前奥巴马高喊“change”不同,罗姆尼此次参选美国总统高举的一个主旨是:能源独立。
罗姆尼认为,美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自然资源将成为美国竞争优势的长期源泉。其将能源独立的远景放在2020年,彼时将可为美国增加5000多亿美元的GDP,300多万个工作岗位。
有意思的是,在罗姆尼高喊“能源独立”之前,这个在过往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已经在美国能源部、能源大鳄之间形成了共识,而触发这一反击的却是被俄罗斯新任大帝普京嗤之以鼻的页岩气。
得益于页岩气的成功商业化开发,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美国页岩气产量翻了12倍,从占美国天然气供给量的1%迅速上升至23%,使美国成为气价最低的国家(欧亚气价是其3倍以上);由于水力压裂技术在页岩气上的成功突破,同样使得应用该技术的页岩油的开发实现井喷式增长,2012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1090万桶,2013年可达1140万桶,创历史最高纪录,逼近沙特1160万桶的日均产量。
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预计,到2015年,美国将大幅度超越俄罗斯,成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到2017年美国会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白宫显然不仅仅满足于此。白宫于2011年发布的《未来能源安全蓝图》中指出,未来美国将加大本土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目标是在2035年之前使美国成为能源净出口国。
美国正成为新的天然气“沙皇”和新的石油“中东”。天然气方面,继日本之后,2012年12月11日美国与韩国的公司开始探讨出口天然气的可能,而美国众议院则提倡多向欧洲出口;石油领域,在时隔62年后的2011年,美国再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
美参议院国际委员会共和党副主席理查德·卢格在12月中旬已为此提交相关法案,在其看来,“美国天然气出口,会有助于消除北约盟国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影响”。
俄罗斯政界有句话:“天然气价格有多高,普京权力就有多大。”俄罗斯担任着供应欧洲四分之一天然气的重任,而担任过两届总统、一届总理的普京深谙能源外交之道,在国际事务中与欧盟一些国家意见相左时,克里姆林宫随时就会举起天然气这根大棒。
同样的,作为亚洲天然气的三大进口国,中国、日本、韩国的天然气进口很大程度仰仗于俄罗斯的鼻息,特别是后两个国家,甚至是全球第一大、第二大液化天然气买家。在竹岛(独岛)问题上,日本可以和韩国隔岸相争,而在北方四岛的争论中,大和民族只能无奈地看着俄罗斯前总统登岛并宣布建立更加坚固的军事基地。
但如今,高达19亿美元的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办公大楼在其竣工之后,即将面临“崩塌”。这家占据俄罗斯总出口额12%的国有企业,在美国的页岩气革命面前无计可施。俄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克列帕奇说,由廉价的页岩气造成的竞争将使该公司在2014年就陷入困境。
根据美国赖斯大学贝克研究所的预测,如果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能在全世界得以复制,那到2040年,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非前苏联国家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25%左右降低至13%以下。
这里有一个算术题: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成本(2012年4-6月),上游成本每立方米约为0.53元人民币,中游成本每立方米为0.3-0.45元,下游运输成本从墨西哥湾运送到韩国每立方米0.7元,共计1.53元。与之相较,2012年7月24日上海石油交易所进口的液化天然气现货价3.3元。
目前油气出口收入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当美国廉价液化天然气出口和亚洲国家本土页岩气生产同样实现革命性突破,当欧洲、中国、日本和韩国开始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并自我实现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突破,俄罗斯将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面临如此窘境的并非只有俄罗斯一个,中东同样成为下一个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沦陷地。
美国能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石油产品总需求量下降9.5%至日均1880万桶。美国石油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12年8月份衡量美国国内石油需求的石油交货量比2011年同期下降4.3%至日均1857.3万桶。两相比较,页岩气对石油的替代效应愈加显现。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仍然是石油占比最大,35%左右,天然气(包括页岩气)和煤炭分别为24%、25%。页岩气的兴起,令天然气占比逐步提升,石油和煤炭的占比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