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政策“开路”企业“布局” “微”市场新能源机会隐现

添加时间:2012-11-22 11:30:50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整体车市陷入微增长的历史阶段,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汽车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无论政府推动还是市场推动,前景都是乐观的 ]
      热度逐渐升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随着更多地方性利好政策的推出,再次掀起一轮产业化的高潮。虽然该产业仍然处于对政策依赖较高的阶段,但相对于羸弱的市场之手,有中央以及各地方政策作为背后推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缺乏动力的死结有望打开。
政策之风转向
      最近两年,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政策更为集中且更有针对性。从2010年起,管理层便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了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业界翘首以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下称“规划”)于今年6月底正式公布。这份从两年前便开始起草,历经多次修改的新能源汽车大纲,不仅确定了此前各界争论不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的问题,还提出了未来十年的阶段性目标。
       规划中明确,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此外,在销量上,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规划一出,各地方政府的细化政策相继出台。
      目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机构正在向汽车企业等部门征求意见,有消息称,《北京市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小客车管理办法(试行)》今年年底将出台。与此同时,上海市新能源补贴政策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在加紧审批中。据悉,上海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每千瓦时给予补贴2000元,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可达4万元/辆。一辆纯电动汽车理论上最高可享受10万元的地方补贴。
      此外,上海市还计划首批投放2万张车牌专用于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以更好推动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则提出,将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和中混以上混合动力客车及乘用车,鼓励发展特种用途电动汽车、新一代轻型纯电动汽车和LNG汽车,目标是在广东省2015年形成2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中央政府对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而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康艳兵分析,“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新能源汽车等相关政策方向正在转变,其中包括由原来的技术节能逐步向结构节能转变,以及由抓大生产企业到生产端和消费端并重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国家抓了千家重点用人企业的节能行动,但这些企业现在潜力越来越小,未来除了抓大的工业企业,还要抓中小企业,抓交通运输,抓汽车。
      “另外一个转变就是由原来的抓存量到抓增量,这既包括经济的存量,也包括一些技术的存量,以往从技术来说,我们推广了很多新的技术,但对于一些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示范产业化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康艳兵称。
       下一步,国家层面的政策重心是对已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细化。“推广新能源,国家大方向不会改变,只会不断调整具体细节,以更好地适应实际需求。”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李刚称。 
     企业加紧布局
      事实上,国内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技术以及产品储备方面,早已有所准备。
      年中规划出台数周之内,各地方政府酝酿或已经付诸实施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争相浮出水面。齐齐哈尔、长春、上海、杭州、合肥等地也已经或正在涌现出不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各地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
      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激发了人们开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情。一时间,新能源汽车成了汽车、电池等企业角逐的“战场”。
       继比亚迪(15.98,-0.25,-1.54%)率先推出电动车E6并试水出租车市场后,各大汽车公司的新能源战略相继加快进程。日前,上海汽车荣威 E50上市,上汽宣布将这款量产电动车推向私人消费市场。
比亚迪和上汽的市场化探索,证明了经过近十年技术积累之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道路上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相关专家介绍,经过连续两个“五年规划”的支持,我国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开发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截至目前,累计开发了300余款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显著提高,建立了若干个新能源汽车测试中心,颁布了若干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初步形成电动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并且,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配套技术体系;初步显现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长株潭、西南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产业环境明显改善。
      但这些阶段性成果是否具备产业化优势,还需要市场来验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国内主要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6982辆,其中纯电动车3009辆,混合动力车3973辆。整体市场仍然处于冰冻期。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宁国宝表示,虽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活动及示范推广工作上走在全球前列,但还应充分借鉴国外汽车企业先进的价值链体系,以此更好地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从目前来看,电动车推广最主要的障碍还是在于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一位国有企业高管分析称。
      他认为,根据国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情况,仍然需要政府更大范围的推广。“首先,需要政府提高配套设施跟进的速度,这非常重要。另外,在目前新能源车还没有形成完全的产业链、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国家和地方政府一些补贴的推进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在整体车市陷入微增长的历史阶段,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汽车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无论政府推动还是市场推动,前景都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