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政策出台经营权归属定页岩气“蛋糕”分配
添加时间:2012-11-10 09:50:48
来源:国际燃气网
第二轮页岩气招标结果尚未公布,中央的财政补贴已经火速出炉。
11月5日,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称,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页岩气开发,补贴标准为在2012年~2015年间0.4元/立方米。同时,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按照中央对页岩气补贴条件“已经开发利用”的定义,这意味着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等已经进行页岩气产出的企业将最先分羹。《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经过初步计算,中石油等5家公司到2015年预计将获得超过20亿元的中央财政补贴。而另一方面,对于参与第二轮招标的其他企业,由于还处于最初的勘探阶段,短期将无缘享受到补贴带来的优惠。
与此同时,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前车之鉴”来看,财政补贴政策并不是开启页岩气产业健康发展大门的“万能钥匙”,更需要采矿权明晰、管网放开、环境有力监管等制度上的合力保障。
补贴出炉
页岩气开采可获得补贴的条件,财政部通知为,已开发利用的页岩气,同时已安装可以准确计量页岩气开发利用的计量设备,并能准确提供页岩气开发利用量的企业。财政补贴的标准为2012年~2015年0.4元/立方米,另外补贴标准将根据页岩气产业发展情况予以调整。
涉及到具体的申请程序上,页岩气开发利用企业需要上报至省级财政、能源部门审核汇总,并在2月底联合上报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最终将由中央进行公示并下发补贴。
“在我看来,0.4元/立方米的补贴力度还是很大的。”卓创资讯天然气产业分析师李祾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7年国家对中央财政对煤层气(煤矿瓦斯)补贴标准为0.2元/立方米,而页岩气的补贴标准是煤层气的两倍。
不仅如此,财政部通知中还表示,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页岩气开发利用情况对页岩气开发利用给予适当补贴,具体标准和补贴办法由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地方政府对页岩气的每立方米补贴有可能在0.2元~0.4元。所以,中央财政补贴加上随后地方政府可能出台的补贴,页岩气开采利用企业,最终获得的补贴有望达每立方米0.6元~0.8元。
之所以出台高标准的补贴政策,源于页岩气开采成本的高企。据海通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师邓勇估算,虽然目前国内页岩气还没有实现量产,但预计我国页岩气的开采成本在量产之后将在1.86元/立方米左右。而目前,国内天然气井口价格(一般指开采成本减去输气和配气费用)在每立方米1.0元~1.5元左右。
谁最受益?
在今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中国的页岩气产量的总体目标是达到65亿立方米。而在目前,中国页岩气产业仅大约有0.3亿立方米,这部分产量主要是试采产量。
而在65亿立方米的目标中,绝大部分将由国内的石油巨头企业完成。
据了解,中石化的页岩气产量目标为17亿立方米、中联煤层气公司为8亿立方米、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为5亿立方米。包括中石油在内的5家公司的目标产量就达到了56亿立方米。
以此计算,如果成功完成页岩气开采目标,中石油等5家企业在“十二五”末也将获得补贴22.4亿元,这还不包括地方补贴在内。
由于国内的页岩气整体在未来5年还将处于勘探开发阶段,需要不断引进勘探开采设备,在前期需要烧大量的钱。然而,从本次出台的政策上看,其他进入这个领域的勘探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将很难在短期享受到补贴。
据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常规能源技术支持部副经理、高级工程师包书景透露,目前中国页岩气单井成本在4000万~8000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主要页岩气水平井的成本仅在1700万~2300万元人民币左右。
所以,巨额资金持续投入、成本的居高不下,将成为第二轮页岩气中标企业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更何况,本次招标的企业如果在勘探工作3年内进展不顺利的话,就需要按照比例收回或转让。
周翠萍预计,从这个角度上看,页岩气发展依靠中央补贴还远远不够,这或许只是众多补贴政策的一项。在后期,预计支持页岩气发展的“一揽子”优惠政策也将有望推出:其中或将包括免征设备进口关税及增值税、国债专项资金支持、开采企业增值税返还、土地优惠政策等。
前车之鉴
“补贴政策说到底,就是页岩气勘探量产后,采矿经营权到底归属谁的问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像壳牌、康菲、雪弗龙、埃克森美孚等准备进入中国页岩气的外资公司,肯定将无法获得补贴,因为其并没有在中国页岩气的直接经营权。
那么,对于本次招标的页岩气区块来说,未来在明确勘探成功后,如果能顺利获得采矿经营权,成功使页岩气进入天然气管网,这才将有可能获得页岩气的补贴。但对于矿权的利益归属,目前国家却并没能进行明确的说明。
对于这个问题,在同样得到中央补贴而发展的煤层气产业中可以一窥究竟。
早在1996年,国家鼓励煤层气作为一个新能源产业进行发展。当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了全国唯一的煤层气开发企业——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石油集团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合资。
2007年,国家对煤层气的财政补贴政策出台,很多山西当地企业即纷纷加入煤层气开发中。其中,晋煤集团拥有多达2000口煤层气井,成为国内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商,2009年该晋煤集团的煤层气产量已达200万立方米/天,每天就可获得中央补贴40万元。
然而企业的蜂拥而上,在某种意义上并未能见效。数据显示,中国煤层气在“十一五”的开发使用量为90亿立方米,并没有完成规划中的100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
“煤层气发展缓慢,行业目前仍较为混乱,对其原因的总结是值得页岩气发展借鉴的。”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
林伯强表示,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煤层气产业制度的不健全:一是采矿权归属问题,由于煤炭与煤层气矿权重叠,导致央企、地方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了正常的开发使用;二是下游管网建设不完善,开采出来的煤层气难以进入管网,多是批发给当地的加气站销售,价格也被明显低估。
林伯强认为,在页岩气开采补贴出来后,最终的采矿经营权归属于谁、产出的页岩气利益如何分享、下游管网开放等问题也必须尽快得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