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天然气“十二五”规划获批

添加时间:2012-11-10 09:40:02 来源:国际燃气网

      10月底,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透露,《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据了解,《规划》明确提出增加资源供应、加快管网和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抓紧储气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实施节约替代和提高能效工程等重点任务。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5%,而目前的消费比重仅为4%。

  随后,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表示将合理调控天然气价格,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比较关系,建立并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天然气多个支持政策的发布,未来整个天然气行业也将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局面,天然气行业爆发式发展将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速。

  天然气消费比重提升

  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2012年全国天然气工作会议。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透露,《规划》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复。刘铁男表示,“十二五“是全面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天然气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天然气 “十二五”规划主要是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编制。这一规划在当初制定时,就要求各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如中石油完成天然气管网和管道气方面的底稿,中海油负责完成液化天然气方面的底稿等。《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天然气的发展目标、配套的管道建设、调峰能力建设等专项规划。

  《规划》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300亿立方米左右,用气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供应能力将超过2600亿立方米(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及煤制天然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和进口天然气)。

  “在此次规划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看点是提高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金银岛天然气分析师蒲德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201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7.5%。

  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末,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仅占到了一次能源的4%,远低于全世界23.81%的平均水平。蒲德琴表示,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为70%,“十二五”的目标是下降至65%。由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兴能源的发展速度仍较为缓慢,所以要实现上述目标,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资源就担当起了能源结构调整的重任。

  “所以这也就需要进一步增加天然气的供应,未来整个行业也将快速发展。”蒲德琴认为,自2004年西气东输管道一期投入使用以来,中国天然气产业就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累计建成天然气主干管线约5万公里,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1年超过1000亿立方米,消费量突破1300亿立方米,消费区域扩展至所有省区市。而未来除了常规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外,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也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价改过渡方案或将出台

  在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发布之后,完善市场机制的另一重要政策也随即发布。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天然气利用政策》,该政策将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天然气的利用领域和顺序,在利用领域上,将天然气用户分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和其他用户。利用顺序上,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

  与2007年公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相比,新的政策将优先类用户范围进一步扩大,车船用气、燃气发电等受到重点关注。

  与此同时,本次发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还明确提出,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建立并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鼓励天然气用气量季节差异较大的地区,研究推行天然气季节差价和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性气价政策,引导天然气合理消费,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支持天然气贸易机制创新。

  “这说明,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机制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于石油和煤炭等资源,中国的天然气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要进行天然气价格改革,意味着天然气出厂价格有望得到放开。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产天然气并没有统一定价机制,主要是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天然气价格分为出厂价、管输费、城市门站价和终端用户价四个环节,定价以行政为主市场为辅,由政府部门根据生产与供应成本再加合理利润确定。

  业内专家认为,上述定价方法没有反映不同气源、不同的价格竞争力,造成“一气一价”“一地多价”“进口倒挂”等弊端问题。

  实际上,“成本加成法”这一备受诟病的定价方法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2011年国家发改委宣布,自当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试点。这一举动也被认为是天然气价改的破冰之旅。按照试点方案,“两广”改革后的广东天然气门站销售价格为2.74元/立方米,广西的门站销售价格为2.57元/立方米。而国内其他地区天然气门站价格仍维持在1.8元/立方米~2.3元/立方米。这意味着,国内多数地区的天然气价格都有上调空间。

  近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相关人士对外称,全国天然气价格改革过渡方案已完成编制,现已递交国家相关部门,可能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对外发布。在这个方案中,四川、重庆等地将成为继“两广”之后的第二批扩大试点区域,将推行“一省一价”并沿用市场净回值法(选取计价基准点和可替代能源品种,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机制)。

  管网建设将成未来重点

  随着天然气多个支持政策的密集发布,未来整个天然气行业也将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局面,天然气行业爆发式发展将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提速。

  业内专家认为,在天然气的发展过程中,管网的建设仍将是首要的重点。相对于美国成熟的天然气管道建设,中国的管道长度依然处于落后水平,这也是制约中国天然气消费最为严重的一个瓶颈。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专家介绍,随着天然气供应量和需求量的猛增,“十二五”期间我国配套的管道天然气建设将更加完善。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陕京三线、中卫—贵阳、中缅等10多条天然气管道,新建干线天然气管道长度达2.4万公里,到“十二五”末我国将基本形成资源多元、调度灵活、供应稳定的全国性管网和油气供应体系。

  在管网建设的大规模投资背景下,各路资本也将在随后几年迎来投资热潮。以近期开工的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为例,其工程总投资额为1250亿元,投资方除了中石油外,还引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和宝钢集团等社会资本及民营资本参与。

  而在10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也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

  蒲德琴认为,在管网的建设中,像中石油和中石化等能源巨头、重庆燃气集团、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等能源企业,以及主营天然气管道经营的大通燃气、长春燃气、明星电力等公司将最先受益。而除了管道建设外,未来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储运设施等基础建设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李祾譞也指出,由于《天然气利用政策》中提出了鼓励车船用气以及燃气发电,预计未来中国在车用和船用天然气市场将不断扩大,这就有望带动新一轮的汽车置换热潮。同时,推广车船用天然气将成为今后我国天然气应用的必然趋势,未来相关燃气发动机生产企业以及相关设备生产商将随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