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上汽新能源汽车研发破除三电技术瓶颈

添加时间:2012-10-11 10:42:50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上海市嘉定区安研路201号,陈雪松和同事正为金属双极板的第二版模具忙碌着。

  陈雪松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集团”)新能源与技术管理部燃料电池系统部总监。为了金属双极板这一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陈雪松和由上海交通大学、大连新源动力股份公司组成的一个30人的团队,已经工作了一年多,未来几年可能还得为之忙碌。

  陈雪松的同事、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工程师方亮告诉早报记者,目前车用双极板比较成熟的是石墨材料,对原材料要求高,加工成本也高,如果金属双极板研发成功,成本会降至现在的1/3到1/4.

  早在2006年3月,上汽集团就启动了“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项目。2011年初,上汽集团又批准通过了《上汽集团“十二五”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上汽集团的燃料电池汽车要达到千辆级的目标。

  “目前看来,实际困难比我们想的还要多一些。”陈雪松说。

  三电瓶颈

  眼下,新能源汽车的三大关键部件——电机、电池和电控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日等国手中。

  上汽集团是国内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企业。

  当下,不少车企对新能源汽车仍敬而远之。一方面,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58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美国超过800辆),传统汽车利润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高,产出时间长,加之城市配套建设欠缺,因此多数车企对新能源汽车并不热衷。

  但上汽集团却认为,在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兼具传统汽车的外形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可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

  上汽集团相关人士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战略,集聚了全集团上下之力,目的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这一过程并不容易。

  眼下,新能源汽车的三大关键部件——电机、电池和电控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美、日等国手中。

  上汽集团无疑希望能突破上述“三电瓶颈”。据介绍,经过几年的发展,上汽集团已初步构建起三电核心技术研发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为产业化工作打下基础。

  上汽集团相关人士向早报记者透露,现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整体的电气架构、整车集成控制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上汽手中。

  “例如电机制造,上汽有一个厂做电机制造、电机研发,包括EPB、DCDC等等技术核心,全部是上汽自己掌控,自己研发。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在下一轮的竞争当中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是上汽的发展思路。”该人士说。

  这一战略今年有望初显成效——荣威550插电强混轿车和荣威E50纯电动轿车,预计将在今年底批量投产。

  延长扩大补贴的呼声

  上述上汽集团相关人士认为,为鼓励私人消费者尽快接受新能源汽车,政府应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个别私车上牌有限制措施的城市应为新能源汽车“开绿灯”。

  不过,就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十二五”总体目标而言,这仅迈出了一小步。

  按照该公司的计划,到“十二五”末,上汽集团要达到国内新能源汽车20%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快速降低平均燃油消耗值,达到国家2015年和2020年平均燃油消耗量限值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还需大环境的支持。

  上汽集团希望国家能延长和扩大现有“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帮助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和产销规模。

  上述上汽集团相关人士认为,为鼓励私人消费者尽快接受新能源汽车,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私人购车、使用补贴,降低私人消费者使用成本。比如,免除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个别私车上牌有限制措施的城市对新能源汽车“开绿灯”等。

  自主品牌切入中高端

  在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看来,荣威品牌发布已有6年时间,之前完成从B级车到A级车的布局,但总的来说在市场上依然处于“防御阶段”,通过荣威950的上市,力求让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对垒转换到“相持阶段”。

  创新转型,对上汽集团意义不可谓不大。有观点认为,作为上海最大的国有企业,也是上海最大的企业,上汽集团的转型对上海经济转型至为关键。

  在去年召开的一次上汽集团内部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就称,“上汽集团的下一步,就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最终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

  在车市进入低增长的2012年,上汽集团的半年报依然飘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总营业收入达2355.61亿元,同比增长10.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07.84亿元,同比增长5.08%.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连续三年蝉联汽车生产第一位,不过产量做得再大,国外的核心技术仍然不会给到中国,所以只能是汽车大国,不会是汽车强国。必须要发展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车公司相关人士如是说。

  压力相当明显。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乘用车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因为我们的产品和合资品牌在各个细分市场里,几乎是属于同一档次的,大多定位在中高端产品,所以上汽乘用车公司在低迷的市场中,所承受的压力是首当其冲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建设,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差异化发展战略:以较高起点出发,从细分市场中高端切入。

  眼下,在乘用车方面,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荣威和MG已逐步树立起中高端品牌形象,基本完成了差异化定位。

  目前,上汽集团已相继推出荣威750、550、350、W5和MG7、MG6、MG3等众多产品,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产品布局,实现对主流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而从今年起,随着“跨级英式轿跑”MG5和“首席行政座驾”荣威950的陆续上市,上汽集团开启自主品牌第二代产品投放的序幕。

  上汽乘用车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荣威950在4月份上市,主力车型以天籁、凯美瑞、雅阁为核心竞品,旗舰产品以Audi A6为核心竞品。我们希望充分利用这一旗舰产品的上市机会,使荣威品牌的形象和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因为荣威950不单单是属于上汽自主品牌的,更是100%属于国家的自主品牌。”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在中高端车型区间内,基本没有车型。所以如果荣威950获得成功,那就可以宣布,“中国也可以做真正的中高端产品”。

  而在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看来,荣威品牌发布已有6年时间,之前完成从B级车到A级车的布局,但总的来说在市场上依然处于“防御阶段”,通过荣威950的上市,力求让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对垒转换到“相持阶段”。

  全球一体化运作

  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技术中心横跨中国上海、南京和英国三地。2013年,总投资44亿元的上海技术中心预计竣工,届时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整车研发中心。

  上汽集团的另一个考虑是,荣威950不仅可丰富荣威家族产品,也可加强荣威产品在中高端公商务用车车型的实力,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今年上半年,在乘用车行业整体增速减缓的背景下,荣威和MG品牌销量超过9万辆,同比增长12.2%,增速超越部分龙头合资车企。

  而在商用车方面,去年2月上汽集团发布MAXUS大通商用车自主品牌,首款车型V80轻型客车于9月上市。

  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V80系列校车、医疗车等各种专用车产品也已投入市场。其中V80校车是国内6米以下唯一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校车产品。

  上汽乘用车公司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对自主品牌来说,最重要的是研发,而目前上汽集团正在构建中国主导、全球联动的上汽自主研发体系。

  据悉,上汽自主品牌技术中心横跨中国上海、南京和英国三地,通过全球一体化运作进行多元产品开发。

  “其中,上海技术中心承担自主品牌产品全过程的研发工作,是上汽产品研发的主体;南京技术中心承担MG现有产品支持工作,未来浦口基地工程支持工作;英国技术中心承担产品前期和概念设计阶段的开发工作。”前述相关人士说。

  该人士同时透露,2013年,总投资44亿元的上海技术中心预计竣工,届时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整车研发中心。

  上汽集团相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海外市场将成为上汽集团新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