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力挺并轨发电电力行业呼吁改革配套
添加时间:2012-09-29 11:06:19
来源:国际电力网
日前,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推进电煤价格并轨,似乎已呼之欲出。
然而,电煤价格并轨时机是否已真正成熟,对发电企业有何影响,在目前电价形成机制未改、相关配套政策未跟上的情况下,电煤价格并轨合适吗?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认为,电煤价格并轨对发电企业来说风险大于机遇,在理顺能源价格关系的改革中,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或更为紧迫。
煤炭行业力挺并轨发电 行业呼吁改革配套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市场以计划煤和市场煤双轨运行。前者根据国家计划指导生产和销售,由煤炭供需及运输三方一起签订合同,其价格受政府管制。后者通过市场方式连接供需,根据市场供需形成价格。2006年底,“计划煤”被“重点合同煤”代替。不过重点合同煤仍是计划煤,合同煤和市场煤双轨运行,相当于一年期合同。
此前几年,重点合同煤价明显低于市场煤价,最高价差达500元/吨,通常价差为100~200元/吨。在此其间,煤炭行业曾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建议推进电煤价格并轨。
今年以来,随着重点合同煤与市场煤的价差收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再次建议,按照以质论价、同质同价原则,逐步实现煤炭价格并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广德表示,未来中国的煤炭供应没有问题,国际煤炭也很充裕,且价格很难回升至高位,煤炭价格并轨,现在正是时机。
部分专家学者则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认为电煤价格并轨时机已经成熟: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重新回到2%,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推行有关价格改革,不会使CPI快速上涨。而且因为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今年我国电力供需平衡压力较上年大为减轻,电煤价格并轨不会对电力供应产生太大影响。
毋庸置疑,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使改革成本、阻力最小。从这个角度来看,电煤价格并轨时机成熟的说法似有道理。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电力行业的影响。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且是最大的煤炭消费者,每年消耗煤炭产量一半左右。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俞燕山介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目前重点合同煤占电煤用量的40%左右。
在电力发展过程中,重点合同煤在一定程度上为保障电煤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行电煤价格并轨、取消重点合同煤,对电力企业来说无异于一次 “大手术”。从记者采访了解到的情况看,电力企业已不如此前那样坚决反对并轨,但呼吁必须有配套政策,否则将给火电带来灾难性影响。
对发电企业风险大于机遇 电价改革或更紧迫
当市场煤价接近甚至低于重点合同煤时,电煤价格并轨对火电企业的不利影响较小,但如果煤市突然“回暖”,煤炭价格再次大幅攀升,火电行业将何以生存?从记者掌握的情况看,发电企业对于电煤价格并轨产生的影响普遍感觉“看不清,很担心”。一是看不清煤价走势,担心煤价再度上扬而再受重创,发电企业已“伤不起”;二是看不清电煤价格并轨后配套政策如何跟进。
“发电企业的担心非常有道理,电煤价格并轨是双刃剑,目前风险大于机遇。”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教授说。
对于电煤价格并轨改革配套问题,不少人寄望于完善煤电联动机制、煤电双方签署中长期合同等,但在曾鸣看来,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他说:“事实证明,煤电联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已经很难操作,目前只能全方位改革现行电价制度。”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电力行业人士表示,改革路径选择非常关键,先进行电煤价格并轨,还是先改革电价形成机制,应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曾专门提出“稳妥推进电价改革”、“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虽然没有就改革时序进行具体安排,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不合理的能源比价关系中,电价水平低无疑是关键,电煤价格并轨并非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条件。无论电煤价格并轨与否,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阻力、积累多年的矛盾依然存在,而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则会使电煤价格并轨更为顺畅。从这个意义上说,进行电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可能更为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