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民资入能源难局需多方合力
添加时间:2012-09-17 11:47:51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具有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殊性。在某些特定的阶段,适度的集中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能源供应格局。但从长期看,无论是一些具有天然垄断性的行业,如电网、天然气和原油管道,还是石油天然气的上游勘探开采领域,引入民资都将对行业长期的健康发展有利。
在传统能源领域,已经有一些中央企业,主动拿出优质项目对民资开放,这种自发性的放开应当被鼓励,但民资入能源不应当仅仅止步于此。需要建立起一个循序渐进的机制,帮助民营资本有序地、理性地进入到传统能源行业中。
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对能源产业中的民营企业进行梳理,发现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正面临一场难局,不仅入门难,入门之后的生存更难。
改革开放后,民间资本就进入到火力发电领域;最近十年来,民营资本已成为炼油、化工、新能源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些传统能源的配套领域中,如石油石化、电力的设备生产行业、相关咨询行业等,民营资本已经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然而,即便是之前开放度相对较高的一些行业,如煤炭、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民营资本虽然并未遭遇到 “玻璃门”和 “弹簧门”,但是却在进去之后发展缓慢,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
对原因进行逐一梳理,我们发现:民营火电厂的生存难题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成本加成法的取消、煤炭价格的上涨等;风能和太阳能则由于前期市场无序发展形成的产能过剩;煤炭企业的情况虽然要好一些,但是最近也显现出颓势。近十年煤炭价格的一路上扬带给民营企业们一段漫长的“春天”,但是近期煤炭价格下行的压力,已经影响到民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尽管导致出现民营企业生存难现状的原因各异,但一个不能回避的共性因素是:这些相对开放的行业在发展初期,大多缺乏合理的规划,民间资本蜂拥而上。
行业的无序竞争,最终导致一轮又一轮的整合潮出现。特别是在行政的力量强行介入后,一些产业,如煤炭的整合速度加快。虽然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引导性作用,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但在客观上却减少了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对过去进行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将来。民营资本中的先富者如何变成百年企业,考验着市场中各方的智慧。不仅需要当事方对自身的反思,也需要重新思考能源产业本身的特性,寻找到一条合适的有中国特色的民营资本进入能源的新途径。
就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所长赵昌文所说,国务院要求各个部委出台“非新公36条”的细则,除了破除垄断、改善民间投资商业环境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发挥出民营资本在 “调结构”、“促改革”和“控风险”中的作用。
要实现上述目的,中国的能源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市场中的相关各方消除“异见”,尽快地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