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既受益又贡献
添加时间:2012-08-24 09:06:05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上月下旬正式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节能环保产业居首,其三大主攻方向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三大领域均与石化行业高度相关,化工行业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做好这三大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行业的节能环保水平;还要输出技术,帮助其他行业在这三大领域取得进展。
高效节能领域: 技术至关重要
“我们行业对节能技术的需求量很大。”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方晓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石油和化工行业要做好节能工作,相关的技术储备至关重要。
方晓骅介绍说,目前节能领域技术繁多,到底哪些技术适合自己?企业该如何选择?为解决这些问题,协会一直在为企业提供节能诊断服务。今年还特别选出了一批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的创新节能技术,准备四季度在全行业进行推广。
据方晓骅介绍,此次入选的成熟技术分为原油加工工艺、炼油行业工艺、氯碱行业工艺、热力系统节能等九大类,届时每项技术的成效如何、分别在哪些企业成功应用等等都将详尽呈现。
《规划》还要求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余热余压利用、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等。据方晓骅介绍,在余热余压利用上,节能技术协会筛选出螺杆膨胀动力驱动节能技术和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两项。而在锅炉窑炉上,方晓骅告诉记者,工业炉能耗占行业耗能的60%左右,节能协会正在做一项关于工业炉集成节能技术的专题。工业炉单项的节能技术有很多,但是集成的还没有。集成技术不是简单的“1+1”组合,而是要有效、合理地集成,形成最优的节能效果。协会还将组织专家去企业进行现场检测、分析比较,进而形成最佳搭配,以对工业炉的节能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先进环保领域: 找准两个发力点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先进环保产业的两个发力点。在水污染防治领域,《规划》要求推进高效膜材料及组件、生物环保技术工艺及相关新材料的创新发展。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尤金德表示,膜及膜组件产品是水处理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我国85%的膜产品用于水处理。据记者了解,超滤膜、反渗透膜、微滤膜等膜法工艺在废水处理及回用上的应用已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生活饮用水处理、卫生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加强。为推进膜工艺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范围,膜工艺今后将加大科技进步和工程大型化进程,降低膜法工艺的处理成本。
到“十二五”末,我国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分别比2010年减少10%和8%,因此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规划》提出要重点开发高效除尘、烟气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据了解,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存在氨法脱硫、超重力脱硫、催化剂法脱硫、活性焦脱硫等众多脱硫技术路线,FN-2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等一批脱硝催化剂也已逐渐成熟。业内人士介绍,为推进本行业及火电、钢铁等其他领域的脱硫脱硝工作,今后将加大工业窑炉脱硫改造力度、重点开发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增强脱硝技术创新能力并推进相关工艺设备优胜劣汰。
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着重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废旧橡胶轮胎的综合利用是化工行业一直以来的难题。《规划》提出要提高废橡胶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水平。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国家再生资源评估师姜忠勤为记者分析了废旧橡胶轮胎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翻胎技术相对成熟,但还应该在自动化、精细化方面进行提升,以改善翻新轮胎的体验。同时要扩大翻胎覆盖面,轿车胎翻新国际上相对成熟,但在我国还没有进展,而要实现零的突破,不仅需要技术保障,更需要政策支持。再生胶领域,技术创新也比较活跃,已有动态脱硫技术、常温连续脱硫技术等,还应向节能环保、高品质等方向发展,同时加工工艺、技术装备、软化剂或活化剂等方面也需要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胶粉是姜忠勤最为看好的一个方向,“我认为胶粉会成为一种最活跃的利用方式,可以铺路、做建筑隔音材料等,但未来企业不仅要能提供加工技术,还要能提供下游配套的工程化技术解决方案。”而对于分解利用和热能利用,姜忠勤认为这是橡胶资源达到一定循环次数以后的最终归宿,国家应该鼓励相关的技术研发。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难度在《规划》所列的工业固废中名列前茅。据记者了解,为推进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石化行业今年发起了磷石膏综合利用的攻坚战,提出到2015年综合利用率从“十一五”的20%提到高30%,力争实现40%的目标。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告诉记者,行业将发起化学法分解磷石膏的技术联盟,并在“十二五”期间着重开展磷石膏清洁化与处理技术、节能高效磷石膏煅烧技术和设备、磷石膏制备α高强石膏粉及其系列产品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
此外,《规划》中提及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工行业也在积极推进,目前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航空煤油等都已取得一定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