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汝城县:实施以电代燃 构建生态家园

添加时间:2012-07-19 14:49:12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汝城县近年来依托水能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小水电规模开发,大举实施以电代燃料的民生工程,镶嵌在湘南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成为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一、政策扶持用好用活。按照“精干高效、责权统一、建管结合”的原则,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分管副职领导任副组长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开创了领导负总责,部门具体抓,小水电代燃办专门抓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相继制发了《关于加快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定》、《关于加快发展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的规定》、《关于加强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退耕还林建设的意见》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国家生态电站建设资本金为主,允许代燃料农户、企业、干部职工等参股办电,在审批立项、办电形式、电网、电价、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大力推行《汝城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区用电和电费征收管理办法》等新举措,建立了生态电站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离管理体制,实行项目区代燃户用电“五统一四公开”的监管机制,完善了《代燃料供电保障协议》、《汝城县小水电代燃料用户协会章程》等相关制度,明晰了生态电站建设、运营、供电、电价、代燃料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在政策落实上,组成以电代燃料政策宣讲工作组进村入户,注重给农民算燃料账、经济收入账和生态效益账,让代燃料户明白生活用电价每度0.36元,比城市居民生活用电价每度低0.198元,有效破解了以电代燃料生态建设中的电价难题,探索了一条“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协会监督、农民受益”的生态新路子。

  二、水电开发有声有色。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契机,坚持“统一规划、多家办电、有序管网、新电新价、以电养电、加速发展”的开发理念,紧扣把汝城建设成为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着力打造开放汝城、活力汝城、生态汝城、文明汝城、和谐汝城的战略基点,敢于打破水电产业开发瓶颈,创新鼓励国家、集体、个体以合资、独资、股份制合作等投融资模式,涌现了宝沙、两江口、九节带、扶竹洲、渔仔口等一批调蓄水电站。“十一五”期间全县总投资6.84亿元,新建电站68处10.6万千瓦,超过了过去50年的办电总和。全县现有小水电站179处349台,装机容量25.62万千瓦,水电年均发电量达7.2亿度,实现年产值1.7亿元,创利税4300多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强。汝城小水电装机总量居湖南之最,跻身全国小水电五强县行列。电源点发展与农村电网建设同步推进,全县建成35kv以上变电站11座,主变总容量达257兆伏安,新建改造10kv以上线路2112.59公里,低压线路4144.12公里,实现行政村通电率100%,户通电率98.3%.从而为以电代燃料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电能保障支撑,全县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厨房革命”,扮靓了农民新生活。走进永丰乡先锋村周进财家,院落清爽,窗明几净,饭菜飘香,灶台烧着电磁炉、电饭煲、电水壶等一应俱全的电气化炊具,看就知日子过得殷实惬意。这是小水电代燃料惠民工程建设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生动缩影。

  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抢抓国扶县和国家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县的良好机遇,加速点燃大山希望的步伐,力促小水电代燃料项目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体化发展,创建小水电代燃料绿色节能环保品牌。装机1.5万千瓦的万年桥电站争取国家以电代燃料扶贫贷款5700万元,以该电站为龙头,引领了以电代燃料项目区的建设热潮。全县新建改造10千伏以下线路364.2公里,台区容量8340千伏安,灵活低廉的电价机制,为以电代燃户开辟了“绿色通道”,赢得了广大农民对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的热烈拥护,项目区覆盖暖水、田庄、濠头、土桥等乡镇,农民纷纷放下柴刀,告别炊烟,竞相与乡村签订封山育林协议,积极落实退耕还林面积。全县完成退耕还林10.4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94.2万亩,保护天然林86.3亩,森林蓄积量6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3.69%,每年节约薪材用量18万立方米,节约煤炭6480吨,农村电炊具用户年用电量2500万度,以电代燃料户达3.94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44.7%,代燃料平均每月每户用电量110度,解放砍柴劳动力2400人,年减少农民燃料费支出386万元,平均每年每户766元。农民悄然告别了沿袭上千年烧柴炊事的传统生活方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千家万户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