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风电 “无意”布局新能源
添加时间:2012-05-08 11:05:22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阚治东说他心中根本没有“投资主线”,只要是国家政策扶持的、具有产业发展前景的,都是他的投资方向。但你确实能看到,新能源、环保、新农业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产业占据了他投资版图的最主要部分。
站在记者面前的是位儒雅的长者。虽然已是晚饭时刻,但他坚持“详细回答每个问题”,以及“约定的访问时间一分钟不少”。而此前,他刚录完一档卫视的访谈节目,略显疲惫,不得不点一杯咖啡提神。
他的故事很长,因为他是阚治东。
1990年代,证券业内没有人不认识他。彼时,他出任申银万国总裁,与尉文渊、管金生被合称为中国证券业“三大教父”;他曾应邀创办深圳创新投,后临危受命于南方证券。但每每在声名鼎盛之际,他总是惨遭出局,付出沉重代价——这一切,他用了一本书《荣辱二十年》来记录。
不过,只记录到2005年。
2005年,阚治东脱离体制创办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浮沉证券行业20多年的他,开始了在创投行业的新旅程。
阚治东 老兵归来
作为一位标杆性人物,阚治东曾用过一句话评价自己此前20年的股市人生,“曾经为开创我国证券市场尽过力的老兵”。2003年,从南方证券辞职后,这位老兵选择重新出发。当时,在他面前摆着众多选择,既有知名企业抛来的橄榄枝,亦有一些地方政府发来的邀请,还有朋友们的鼓励:离开体制自己创业!
“犹豫,真是犹豫了很久。”阚治东如此形容当时的心境。此前在体制内呆了很久,究竟是回归体制内还是冲出体制,一直很矛盾。在身边朋友中,他看到过脱离体制内试图在民营企业一展身手却无功而返的例子,甚至有人最终不得不重回体制内。当然,另起炉灶创业成功的朋友也不少,“他们对我现身说法,国内创投行业正从官办走向民办,你本已在创投行业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什么不行?”
于是,阚治东动心了。2005年,东方现代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在深圳成立。
虽然资本实力不强,但这家新公司却引人注目,因为其团队可称得上是豪华明星阵容:不但由证券三“教父”之二阚治东、尉文渊分别任总裁和董事长,还得到曾任职于新加坡大华银行及担任中新基金总裁的林有成加盟。很快,公司的投资规模就超过股东原出资额的3000万,不得不考虑引进新的资金源,并重新成立了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用阚治东的话说,是“把管理公司干着干着干成了投资公司”。
结缘风电
阚治东学金融出身,也学过会计,对数字敏感,对财务报表扫一眼便知大概。
北大荒的经历,对他个性影响很大,坚韧不服输。
他是性情中人,每顿饭少不了酒,尤其是黄酒离不开。
忙碌之余,他会抽出时间写文章,还在媒体上开专栏,他自嘲“既不文学,也不青年”,但他善于总结,文章里一般都结合案例谈经验,妙趣横生。
在东方汇富的投资版图里不难看出,新能源、环保、新农业等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产业占据了主要地位。其中对风电的情有独钟更是具有阚氏特色。
要谈阚治东与风电的结缘,不得不提鲍博士。基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对新能源的政策扶持,东方汇富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投资新能源的方向。然而,新能源概念宽泛: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历数下来让人眼花缭乱。阚治东一会儿跑到宁夏考察复合酶造燃料酒精技术,一会儿到广州研究豆油如何造生物柴油,兜兜转转都找不到理想并适合投资的项目。直到有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位美籍华人风能专家鲍博士。
聊天中,鲍博士拿出一张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给阚治东看,认为中国发展新能源,能够规模化发展的只有风能。
时至今天,阚治东仍经常把与鲍博士的故事挂在嘴边,因为鲍博士为他打开了风能的那片天空。但也正因为他是阚治东而不是鲍博士,所以东方汇富才有今天的成功。
在鲍博士的鼓动下,阚治东最初想到了办小型风电厂。但经过考察后,他发现小风电厂的规模并不符合国家关于风电建设的要求。此路不通,该怎么办?经朋友提醒,脑筋活络的他马上目光一转,盯上了产业链上游的风电设备产业。
投资拒绝“画地为牢”
阚治东为外界提及最多的投资,是他力排众议投资的华锐风电。
2005年,他开始关注风电设备时,就与一家百年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大连重工”接上了头。对方刚好准备要搞1 .5兆瓦的风机,希望寻找合作伙伴。阚治东、尉文渊等的背景颇得大连重工领导心意,以“一见钟情”来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为过。一番接洽之后,双方决定合作,成立了华锐风电。“连公司名字和注册地都是双方一起商量的。”
虽然有鲍博士的力荐,但2005年风电概念在市场上确实还比较陌生,阚治东为什么敢拿出一大笔钱投资?他坦言,当时内部讨论时,大家也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但他坚持认为,和其他新能源相比,风电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在发展风电上,也有自己的优势。
他的看法没错。东方汇富2005年投进去,2006年把最后一笔资金投完,2007年就产生效益,股东基本收回本金。现在,它已是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整机厂,去年顺利上市。今天看来,它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投案例。
正是这个项目的成功,鼓励了阚治东及其团队在新能源领域相继投资了一系列项目:包括顺风光电、华风风电、新天光电等。阚治东打趣说,那之后“大家对我的眼光和判断都比较认同”。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确实把大笔资金都往新能源产业上砸,但阚治东并不认为新能源行业是东方汇富的投资主线。或者说,在某个阶段倾向于选择投资什么是一回事,但他拒绝以“主线”或“产业链投资”之说将自己限制住,“我从不给投资领域画地为牢。”关键是跟着政策看项目,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投资逻辑”,那就是国家的政策扶持,如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业、电动汽车、国家信息技术。
“因地制宜”调整投资方向是阚治东与东方汇富的个性。
就以他最得意的风电为例。“我们最早想投风力发电厂,最后投的却是制造业,这就是变化、调整。”他说,投资人一个方向走不成就往边上看看,或到相关联的地方看看,才会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不能一条路走到黑。“曾经最早告诉我关注风电的那位鲍博士,最后他在中国发展多年,一事无成,他太固执了,坚持搞风电,最后一直没有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