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质保期外维护需求骤增
添加时间:2012-04-05 15:41:28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近日,国华东台风电场与机组供应商华锐风电续签了运行维护合同,连同质保期共计五年,华锐风电东台“总代”侯晓峰和十几个维护人员还需继续坚守江苏几年。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张家口市张北县也急需类似的服务。张北县是中国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目前其境内拔地而起1300多台风机,总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如按已签资源开发合同计算,2015年装机容量可达500万千瓦。
“几千台风机就像几千个三四岁的孩子,运维服务就是抚养照顾他们成长。” 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黄海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现在,张北县的风机开始陆续出质保期了,风电场业主自己维护有困难,如果选择续签维护合同,又将面临高昂的支出,希望有独立的第三方公司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专业水平承揽业务。”
看重中国风电运维服务市场的甚至包括以色列企业,这家暂时不愿透露名称的公司正在寻找与中国制造商和业主的合作机会,以提供更加先进的服务软件系统。
2020年运维服务市场或超千亿
风电运维服务的市场正在浮出水面。
据统计,截至2011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超过6200万千瓦,这个数字意味着有超过40000台风机需要20-30年的后续维护。按照国家规划,至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届时将有约10万台风机的市场份额。尤其在目前风电整机增速趋缓、利润率骤降的状况下,服务市场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如果假设到2020年全国累计装机目标实现1.5亿千瓦,未来平均每年装机1000万千瓦;全国风力发电场平均可利用等效发电时间为2000小时;风力发电场运维成本为每度电0.05元计算,则未来八年,风电运维市场的总量将在千亿以上。(如表)
面对日益显现的运维市场,许多公司正在酝酿或者已经成立独立的运行维护公司,以便能够在风电服务领域站得一席之地。这其中既有风力发电场业主也有主机厂还有独立第三方运维公司。
业主、主机商和独立第三方同时涌入
早在2005年,金风科技就成立了专注于运维服务的子公司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公司,这缘于金风科技的制造背景和建设风电场的需求。经过将近7年的发展,天源科创提供的“一站式”、“保姆式”风电服务系统解决方案覆盖了风电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天源科创总经理蔡涛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通过对业主风机可利用率、风机质量的提高、对业主运营风险的降低、使业主的整体利益提高这样的模式来发展我们的业务,把业主的产业蛋糕做大。”
另一家把风电运维服务独立出来的风机制造商是国电联合动力,它成立了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其前身为联合动力“调试所”,向业主提供风机到场检验、安装、调试、维护、风电场SCADA实施、风电场运行等一站式整体技术服务,同时承接业主订制的风电厂区域集中监控、风机技术改造、发电机、齿轮箱更换维修、叶片维护、塔筒清洗等业务。
风场开发商往往拥有自己的运维服务公司,如中国风电子公司北京协和运维风电技术公司,不仅管理母公司的风机,还于2011年10月实现对外承包零的突破,签订天津蓟运河风电场。即使没有成立子公司,各个开发商均设有运维服务板块。
与大公司的运维服务相比,独立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的名气显然没有那么响亮,并且在初期一般只负责某个领域的维护。如,保定盛联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为风电场及叶片厂家、主机厂家提供叶片年检、定检、维修、维护等服务的技术公司。
自己维护还是外包?
为什么有的风电场业主自己成立运维公司做服务,而有的业主采用外包形式呢?此项服务最终的买单者即是风力发电场业主。只有业主决定将服务外包,第三方服务公司才会有机会。目前来看,各有各的机会和理由。
业主自己维护的理由也许包括:规模化服务和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统一管理保证标准、建立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指标,提高管理的效率等。风电场的业主通常成立专门的风机检修公司,其主要目标是为本集团的风电场运维服务,其次为其它企业服务,这其中以龙源电力集团旗下的中能联创和大唐新能源旗下的独立运维公司为代表。有的业主甚至把此项服务作为主营业务之一,如中国风电。
当然也有一部分业主单位希望将运维工作分包,他们或不具备独立运维服务的条件和能力,或有不同的战略规划,或觉得其初期项目较少,尚未形成规模,独立运维没有规模化的优势,时机不成熟,或为了降低成本。
芬兰风机零部件企业斯维奇认为,垂直化的供应链体系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供应链中的每个单位都需要将精力集中于各自擅长的领域,而不是包罗万象。因此在严峻的经济条件形势下,与其他专业型公司开展合作是在这场游戏中迅速前进的解决方案。
国外经验各有千秋
业主自己维护还是外包,即使在国外风电发达国家也是各有千秋。
西班牙歌美飒公司是欧洲的老牌风机制造商,歌美飒既是风场业主又是整机制造商,拥有15年的运维服务经验,它没有选择外包模式,其服务部总监马优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欧洲国家既有自己维护的业主,也有外包的,没有哪方有压倒性优势。”
由于欧洲国家早期的一些风电场,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比较分散,业主的背景通常都不是专业的风电场投资和运行公司,而是小农场主或其他业主,因此业主往往委托主机厂或者第三方运维公司进行。通常来讲,主机厂对服务的报价比较高,第三方运维公司由于其地理的区位优势能够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和较低的价格因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欧美的风电场业主,往往要求主机厂提供5年的质保期。质保期结束后,既有独立运维也有分包运维二种模式。独立运维对业主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人员的流动,如果有经验的人员走掉,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培养。而主机厂或第三方公司运维则可以有更多在资源保证运维工作持续进行。美国著名FPL公司也走过了自己运维不利,而后分包给主机厂的弯路。
独立第三方服务面临中国式挑战
作为一个独立第三方运维公司虽然面临很多市场机会,但是仍然要面对很多挑战。首先就是风场业主的实力非常强大。
蔡涛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中国,风电场业主的实力大多是央企、国企背景的发电集团,在人才、管理、资金等方面都很有实力,这与国外十分不同,印度那种完全外包的模式在我国不见得行得通。”
其次,中国的业主对风机运维服务的态度与国外相比,存在差异。
马优对本报记者说:“中国风电场业主对运行维护的预算比较低,维护费用可以做得很便宜,但长期来看不值,3年、5年好对付,一旦风机超过10到15年,以歌美飒的经验,维护成本会有一个迅速上升的趋势,这时,风机的故障越来越多、题也会越来越大,前面少花的钱,往往会在这个时期补回来,歌美飒有一套专门针对10至15年阶段的风机维护方法,可以让风机在保持高可利用率的前提下,运行到25年甚至30年。中国的业主清楚地认清维护的重要性,还需时日。”
此外,其他第三方运维服务面临的普遍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技术,第三方运维公司最大的短板是没有原厂的核心技术资料,只有主机厂交付给业主的运行手册,这往往不足以解决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例如,更换大部件的作业指导书以及更换后的检验标准等。再比如后期的技术改造等很难进行。
备件供应,由于和主机厂的利益有一定的冲突,有时候主机厂并不太配合。
专业的管理,风力发电资产因其分布广、机组型号多,运行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大,有其自己的管理模式和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如何拿出一套适合现代风电场管理的运维模式,也是第三方运维公司需要探索的问题。
主机厂所属运维公司带来的竞争,第三方运维公司与主机厂的售后服务队伍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主机厂由于有强大的技术和备件来源,因而占有较大的优势。
中国风电服务市场无疑巨大,第三方运维公司要想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如何能够有效通过管理控制成本、更有效地贴近客户、更好地向业主展现服务的价值。随着风力发电机运行时间越来越长,问题越来越多,业主对专业服务的价值越来越认可以及对运维观念的转变,第三方服务公司将面临着增长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