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三道坎难倒企业家
添加时间:2012-03-01 11:16:19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有人说,乔布斯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苹果”。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长军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么多年只做了一件事风电。”
如今,龙源电力的风电装机已经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排名第一,世界排名有望从第三升至第二。
这也许就是专注的力量。
作为最早进入风电行业的创业者,谢长军无疑是成功的;但在现实面前,他也常常不得不低头。
在日前举行的2012年中国清洁电力峰会上,谢长军细数中国风电发展“三宗罪”。
成功的创业者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开发的电力企业之一。
从1999年开始担任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以来,谢长军经历了公司艰苦的创业阶段。2001年龙源风电装机仅为6.16万千瓦,但到2011年底,这个数字已经跃升为894.5万千瓦。据介绍,2011年龙源风电业务销售达29亿元,股本金回报率在15%左右,而全国的平均值约为10%。谢长军很自信:“国内没有企业能有这么高。”
目前,龙源电力已经成为中国风电开发、建设和运营规模最大的企业,拥有全资及控股公司49家,业务涉及火电、风电、潮汐发电、地热发电等。
“龙源电力是我国风电发展历史的缩影。”谢长军评价称,无论是装机规模、速度、质量还是效益,龙源的发展都是和我国风电的整体发展趋势相吻合的。
2009年12月10日,龙源电力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首次募集资金177亿元,创下中国电力企业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融资额最大、市盈率最高等多项第一。
龙源电力业务涵盖前期测风、设计咨询,设备采购,运行监控,检修维护,技术研发等几乎全过程管理,除了风机,龙源几乎包办了整个产业链。“我在龙源当了10多年总经理,没干别的,就是打造一个产业链。”谢长军说。
目前,龙源已经将业务从传统的风力资源大省向内陆和海上发展,已在云南、贵州建成风电场,在安徽建成的25万千瓦风电场估计股本金的回本率超过12%。在海上风电方面,龙源电力也已经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2011年已在江苏建成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装机容量达到13.1万千瓦。
谢长军透露,未来三年龙源电力会加强海上风电的开发,到2015年预计达到500万千瓦。
风电发展三道坎
虽然理想很“丰满”,但龙源电力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骨感”。
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虽然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是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依然很小。谢长军指出,在经历了连续5年翻番之后,我国风电装机在未来几年应该不会再如此强势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来自电网承受、资源配置和风机质量。
并网消纳是困扰我国风电前进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的风能资源遍布在内蒙古、甘肃、新疆、东北三省等地,当地消纳能力有限,大量电力只能依靠外送。薄弱的电网结构使得“限电”成为2011年我国风电关键词之一。
谢长军透露,2011年,限电造成了龙源电力约50亿元损失,总限电量超过了发电量的10%,最严重的内蒙古东部地区达到30%,黑龙江和吉林也达到了20%。
不过对未来,谢长军仍很乐观:“电网这两年加快了外送通道的建设。我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的风电发展会上一个很高的台阶。”
即使遭受了不小的损失,龙源仍然是业内效益较好的企业。对此,谢长军透露,一大关键是选择高质量风机。“我买风机很苛刻,一定要看可靠性,有很多企业的风机我们都不敢用。”
确实,中国风机制造的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烧毁、倒塔等事故近一两年频发。
谢长军指出,质量难以保证的最大根源是中国风电风机制造业发展太快,“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制造业野心太大,刚刚做好1500千瓦,回头就想3000千瓦,样机还没运行几天,又想搞3兆瓦、6兆瓦的,应该控制一下速度,保持质量”。
谢长军强调,风机不是越大越好,要可靠、可行。欧洲发展大风机也经历了很多年,我国不应发展过快,避免“大跃进”。
从最早的进口风机,到现在出口风机,谢长军经历了我国风电发展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他认为:“现在确实有点投资过热,我呼吁风机制造业该停一停了,预计未来几年风机制造会经历较大的兼并整合。”
此外,严重的地方保护也让谢长军感慨:去很多地方建厂,被要求使用当地生产的风机,但对方实际并不具备风机的制造能力。
“这对中国的风机制造没有好处,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我也得罪了不少"县太爷"们,但有时候也得屈服。”谢长军无奈。
谢长军建议,风电行业需要三大转变:一是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二是从追求容量向追求电量转变;三是从大规模集中开发向大规模和分散式相结合转变。 本报记者 陈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