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健康铁矿现货市场 实现钢铁采矿共赢
添加时间:2012-03-22 12:09:32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3月22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届钢材市场和贸易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宏观经济形式和经济政策变化及其对钢铁生产和钢材市场的影响;中国和世界主要钢铁市场供求形势及价格走势;中国钢材进出口及国际钢铁贸易形势;主要用钢行业发展规划及钢材需求分析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和发展前景》的主旨演讲。
张长富强调,要建立健康、有序的铁矿石现货市场,探索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进口矿定价新机制,实现钢铁业和采矿业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他指出,多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形成的对原燃料特别是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拉动了全球采矿业的发展。采矿业的巨额利润回报,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参与开发、加大投入的热情。据有关方面统计,2011年全国共进口铁矿石6.86亿吨,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进口铁矿石第一大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现货市场。近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持续暴涨、居高不下。2011年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163.84美元/吨,比2010年同期128.99美元/吨上涨34.85美元/吨,同比上升27.02%,以全年累计进口铁矿石计算,中国钢铁行业累计增加支出239亿美元。进口铁矿石问题,作为影响中国钢铁工业效益,制约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必然引起我们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要建立铁矿石供应保障机制。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积极参与,行业组织共同推动。采取大力开发国内矿山资源;实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质量,减量用钢;实现废钢资源产业化,加快循环使用步伐;鼓励企业走出去,采取多种形式开发国外铁矿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严格控制钢铁总量过快增长等多项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多方面形成合力,从根本上改变铁矿石供应局面,促进和保证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建立健康、有序的铁矿石现货市场,探索公开透明、公开合理的定价机制。2011年7月,为了营造良好氛围和健康市场秩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商会联合其他行业组织,以行业自律形式,正式推出了进口铁矿石贸易代理制,实行半年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炒作和哄抬,使进口铁矿石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得到广大钢铁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的肯定和好评。为了向供需双方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客观公正地反映价格动态和走势,2011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商会联合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发布以来,以其广泛的信息渠道、可靠真实的数据来源和科学合理的计算依据,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和行业的高度认同和一致肯定。为了更好地发现铁矿石现货价格,为供需双方提供透明公开的交易平台,今年元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商会、北京矿权交易所发起,在北京建立中国首家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现货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建立现货交易平台,十分必要,理所当然。启动仪式以后,广大钢铁企业、贸易企业和全球铁矿石生产企业均表示了积极参与的意愿,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该交易平台可望在今年上半年正式运转。
张长富还表示,铁矿石生产商、贸易商和大量需求铁矿石原料的钢铁生产企业都是钢铁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都要有立足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诚信精明的市场决策,都要树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市场理念。如果只追求短期回报,无限抬高价格,形成一方是巨额利润、一方是亏损的局面,既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最终也将损害自己。中国有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实证明,全球铁矿石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供大于求的态势已经形成。其主要信号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中国为代表,全球钢铁需求减缓,由于市场因素,钢产量不增反减。二是由于连续多年的需求刺激,全球铁矿石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三是作为全球最大进口铁矿市场的中国,自产铁矿能力显著增长。2011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132694万吨,同比增长27.2%,较上年增加28336万吨,可全部满足国内生铁增量的需要。四是各方面统计显示,中国各港口港存矿大量增加,达1亿吨以上。
他说,研讨会是以研究中国和世界钢铁市场和贸易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重要国际会议,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行业年度分析和预测,同国外同行、上下游企业及有关社会各界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对推动企业加强对国内外钢铁生产、钢材需求和钢材贸易变化趋势的了解和研究,引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和贸易政策,促进国内外钢铁投资商、生产商、贸易商、用户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上海船?工业协会、欧洲钢铁联盟、美国国际钢铁协会、日本钢铁联盟、韩国钢铁协会、东盟钢铁理事会、印度塔塔钢铁公司、Mysteel 、CRU、MEPS、SBB、伦敦金属交易所、宝钢、首钢、中钢钢铁公司等国内外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和有代表性的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领导及专家参会并将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