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能源大省谋划卸高碳

添加时间:2012-03-20 10:20:3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希望我们努力将陕西省建设成为西北内陆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省区。”

  作为能源大省,陕西的低碳转型显然具有标杆意义。《陕西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今年2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根据《方案》,陕西确定了“十二五”低碳发展的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目前的36.2%提高到42%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

  对于如何完成上述目标,陕西政策制定者们已设定了线路图,即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建筑交通节能、创新低碳技术、低碳发展政策支撑体系等多领域探索,而践行的先行主体是市县、园区、企业三个层面的27个低碳试点。

  陕西的方案根本特点是从山西省情出发。5个省级国家低碳试点中,只有陕西是能源大省,而能源大省做低碳试点,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坚定不移,走低碳发展的道路。从2011年节能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全国万元GDP能耗强度下降2.01%, 但是陕西能耗强度下降3.56%,超额完成了年度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5%的目标,实现“十二五”节能降耗的良好开局。

  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2011年第一季度和半年快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对部分市进行了黄牌警告,关停了部分高耗能企业。去年我们的GPD增速为13.9%,增速还是比较高。

  就低碳园区而言,主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延长其产业链。

  再者,低碳企业,我们要求它们向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生产和产业链延伸。在低碳技术方面,试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新上项目采用先进技术,比如我们新建的电厂、煤化工项目采用的技术都是最好的。比如,在煤制烯烃技术领域,我们自主研发的MTO和DMTO技术处于世界先进之列。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压力大

2011年陕西省能源生产总量3.7948亿吨标煤,同比增长14.6%,能源消费总量5914.37万吨标煤,同比增长9.9%,消费总量增长大大低于生产总量增长,这说明陕西的能源是服务于全国的。尽管如此,陕西为了应对国家能耗控制制度,已在省发改委成立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办公室,专门负责研究全省能耗总量控制政策,组织实施能源总量控制工作。目前,我们正在省内开展全省能耗总量调查,即为下一步实施能控工作做基础。至于说具体目标,要等国家批准之后才能公布

    筹划九大输电出口

    陕西省去年生产了4.1亿吨煤,其中有3亿吨是外运的。外运的经济成本很大,而且造成了铁路、公路运输的紧张。大部分是靠公路运输的,有人说公路运输是用精品面粉运杂粮,烧的是汽油,运的是煤,结果是造成了陕北到山西的严重堵塞。在“十二五”期间,除了蒙西到华中的运煤通道铁路建设之外,主要还是要变输煤为送电。目前陕西已规划了一批坑口电厂来实现煤电一体化,改输煤为送电,更好地为全国大局服务。具体在输电通路上有三个“三个出口”。第一个“三个出口”是,现有的出口,包括从陕北到河北的河北南网、从关中到河南灵宝的华中电网,从宝鸡方向通过四川德阳的华中电网。但是这三个出口,是容量太小、负荷太低。第二个“三个出口”是,国家电网公司给我们规定的三个特高压输电线路,包括陕西到山东潍坊、从陕西到江苏连云港、从陕西到湖南长沙。现在还没有立项,只是规划。由于各方对特高压的认识很不一致,所以进展缓慢。最后一个“三个出口”,就是我们与其他地区尝试的新的合作模式,包括安康电厂向重庆、商洛电厂向湖北、汉中电厂向四川直接输电。其中,和重庆、湖北的合作已经谈好了,和四川的合作还在联系。通过直接向这三个合作地区供电,不需要特高压线路,只需对现有的输电线路进行改造、扩容和提升即可。

     这种转变是低碳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算法。根据山西的算法,输煤和送电对GDP的贡献是1:6,对就业的贡献是1:2。而我们的算法是,一吨煤转化为电外送,可以增加1倍的工业增加值,如果将陕西外输原煤全部转化为电的外送,那么每年可增加约600亿的生产总值、提供约46万个就业岗位,增加约3500亿元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