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畅谈新能源汽车观点
添加时间:2012-03-20 18:17:36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
发展电动汽车,要解决电池、电机和电控的问题。目前来看,后两者进展较好,电池则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发展,一直没有大的突破。现在电池的主要问题是能量密度不够,每公斤只有0.1千瓦时,充一次电,跑150公里,消耗20千瓦时,算下来电池重量有200公斤,充一次电得五六个小时。有人说半小时可以充好,但电池寿命就减低了。它本身技术没过关,因此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发挥行业优势。我听说工信部正在组织相关工作,希望汽车业界实现产、学、研、用联合,攻破电池难关。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所以,光是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几千元的政策不是根本办法,根本解决之道是技术创新。
据了解,国外也没有解决电池方面的问题,这肯定需要过程,电动车方面我们和国外有差距,但差距在缩小,基础也比较好,关键是组织行业力量进行技术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柳崇禧
我很关注新能源这个话题,已经提了两年,今天是第3年了。回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把2010年视为新能源汽车的元年。新能源汽车在2010年达到高潮,北京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纷纷亮相,各种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政府到企业都很高调。但在2011年急转直下,新能源汽车一下子冷了,许多人避谈新能源汽车,有一些声音开始出现:产品不成熟、不安全,产业化遥遥无期,该走什么路线也不知道。
从1986年“863”计划实施,国内就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在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很大,现在反而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值得重视。我们曾经主攻过燃料电池汽车,认为这是最先进的,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技术依然不成熟。
而作为过渡产品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商用车领域却做得很好,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商业化运营,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企业和市场都接受了。尽管混合动力汽车不是最终发展方向,但目前却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纯电动汽车,行业已有共识:关键瓶颈在于电池,包括能量密度、寿命、成本、体积、重量等问题还没解决。光靠国家补贴来发展纯电动汽车,难以持续。尽管如此,纯电动汽车依然是发展方向,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来实现突破。
比如一次性购车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推广换电模式来解决。消费者只买裸车,然后租赁电池,这样就跟燃油车的价格差不多,整车购置成本就下来了,而且免去消费者的后期维护之忧。可以说,安全性、维护便利性、经济性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还有电池可靠性的问题,增程式电动车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通过搭载发电机,在距离较长的情况下,通过发电机发电来提供电能,就能予以解决。
我有一句话:坚持纯电动技术路线不动摇,通过模式和技术创新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对这一点不要怀疑。
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赵韩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合肥是纯电动客车单车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可以说,合肥推广纯电动客车做得最早,也最好。2005年,我们开始推动安凯生产新能源客车,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产品比较成熟,电气、电路之类的小问题少。
我认为,合肥的发展模式值得研究。合肥推广纯电动客车是多方参与,包括整车厂、电池厂、公交公司和政府,几家紧密合作,不像有的地方单纯卖车、买车,一旦有问题,处理起来很麻烦。几家捆绑在一起,比如电池有问题,很快就能解决,而且产品也能得到不断改进,这种运营模式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我认为,这10年间新能源汽车进展比较慢,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技术没有突破,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光靠政府补贴难以为继。企业的本质是逐利的,必须找到让企业盈利的模式。在电动汽车方面,我建议可以发展铅酸电池,同时探索新运营模式,让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一方面在于铅酸电池成本低,不用国家补贴,企业也有利润,老百姓也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它的弊端可通过采取各种手段来控制。现在很多人对铅酸电池的污染存有担忧,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准入门槛来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里清
今年我带来了《促进整个燃料电池产业全面发展》和《加快推进新能源技术合作和示范应用》两个提案,关注的依然是燃料电池汽车。
在科技部日前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依然坚持“三纵三横”的产业布局,三纵是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横则是电池、电机和电控。可见燃料电池有一席之地。
从目前技术发展特点和成熟情况来看,纯电动在示范应用上会走得快一些,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配套设施,老百姓对氢气也有疑虑,所以推广得慢一点,示范会晚一点,这很正常。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特点上完全不一样,纯电动是充放电能,燃料电池是充氢,跟加油模式相同,因此在推广模式上也会不同。
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要以战略眼光来看待,它跟传统汽车完全不同,汽车领域、电池领域的专家都认同未来汽车的终极技术解放方案还是燃料电池汽车。美国曾预测,人类最终会走向氢能经济,氢能经济的主要标志就是燃料电池汽车。因此,不要怀疑技术发展方向,眼光要看得远,不要因为遇到一时困难就持否定态度。
我认为,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要立足于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降低对国外的依存度。长期以来,全钒液流贮能电池与氢燃料电池中的最关键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被美国杜邦公司所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严重妨碍了我国推进这两项技术的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