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新能源汽车仍要耐得住寂寞

添加时间:2012-03-03 14:44:39 来源:爱中国能源网

    2011年12月,环境保护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修订的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将正式进入“PM2.5”阶段。机动车尾气直接排放对PM2.5的影响为15.15%,已经成为PM2.5的三大生成源之一。然而,机动车在行驶中摩擦产生的扬尘及排放的氮氧化物、有机物会形成二次粒子,实际影响率则在20%左右。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灰霾天越来越多了,而导致灰霾天的罪魁祸首就是PM2.5。

   空气污染的问题必须解决,而汽车行业仍要继续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正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在我国,各项产业政策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公布于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曾明确提到,新能源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2009~2010年,中央政府相继发布公共服务领域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予以重点支持和补贴。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新能源汽车列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之一,并提出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
   
    新能源汽车2011年发展势头强劲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元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逐渐明确,产业化路线也日趋清晰。在国家科技计划持续支持下,中国完成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并建立起了支撑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产品技术平台,累计开发了300余款适合城市公共交通、公务、邮政、物流和私人用车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建立了电动汽车制造商价值链体系,带动了投资与就业,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836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销售新能源汽车815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5579辆、混合动力2580辆。另外,2011年全国生产代用燃料汽车3.11万辆,销售3.13万辆。截至2011年底,全国25个公共服务领域试点城市及6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示范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超过1.6万辆。
  
   技术与意识均需长时间培育
  
   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看似已是大势所趋,然而,在国内诸多政策推动的大好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伴随的困难仍需引起关注。

    纵观全球宏观形势,无论是日本地震,还是泰国洪水;欧债危机,还是日元走强,外部经济动荡带来的危机往往会扩散至全球汽车行业,并最后对世界车市重新洗牌。通过零部件供应链等连带作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受到巨大影响,零部件供应方面依赖进口的车企也受到严重波及。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电控、电池、电机方面的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提高。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在电控、电池、电机领域,要满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用,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问题,现有电池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不足,以及产品循环寿命不长等因素都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和成本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最大障碍。其中,电池的成本价格是决定电动汽车命运的主要因素。因此,解决电池技术和成本的问题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摆脱困境的一大要素,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企业的技术能力及资金实力均是严峻的考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要想真正被大众所广泛接受,配套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必须跟得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不仅要加快建设充换电站和交流充电桩,确保有车必有配套的充换电设施,而且要构建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提升运营服务与管理水平,为电动汽车提供方便快捷的充换电服务。

    因此,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要想真正处于汽车行业的主导地位,必须先“耐得住寂寞”。等到技术成熟,成本降低,配套设施广泛建成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也已深深地打下了烙印。到那时,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就真正的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