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一年一度的充电桩行业盛会——第九届上海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在沪举行,ABB、上汽集团、吉利新能源、中航光电、科陆电子、中兴通讯、英威腾、中恒电气、盛弘电气、英可瑞等多家参展企业纷纷展出了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作为赞助之一的英飞源冠名赞助了展会的欢迎晚宴“英飞源之夜”,并在晚宴上隆重举行了战略投资签约仪式,中兴创投、方广资本、国联益华三大翘楚注资英飞源。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我国充电桩行业正高速增长,可真实情况不容乐观。从上市公司公告可以查到,充电桩/模块销售占绝对比例的通合科技(300491),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500万,净利润-600万,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155%;以国网充电桩项目为核心业务的方智科技(870967)上半年营收2002万,净利润543万,分别增加-44%、-54%,行业普遍呈下滑趋势。
通过查阅公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惊奇的发现,刚刚挂牌的华为电气-艾默生系的公司盛弘电气(300693),主营业务也是充电桩和模块,自主品牌业务的毛利率在2014-2016年分别达73.61%、74.24%、67.47%,远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和顺电气(300141)48%、科大智能(300222)35.97%、追日电气(833832)26.51%(以上三项数据均取自上市公司2016年报)。
同样是华为电气-艾默生系、主营业务同样是充电模块的英可瑞,似乎就没那么幸运,早于盛弘电气1个月过会,却迟迟没有拿到批文,不能公开发行。业内人士称,多半和上半年业绩有关,如果业绩喜人,按照英可瑞的作风应该不会这么慢。看来证监会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大举发展,充电桩需求急剧爆发,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充电模块似乎焕发了电源人的另一个春天,在2014、2015年,0.5元/W甚至高达0.8元/W的充电模块激发了各路电源好手的浓厚兴趣,一时间,模块厂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前有华为、英可瑞、盛弘(后主要策略为做整桩、模块销售只占小部分)风生水起,中间麦格米特、优优绿能和刚刚从艾默生出来的英飞源奋起直追,中兴、科士达、健网、菊水皇家等也纷纷崛起。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充电桩行业的市场供需关系不到3年就重新洗牌。充电模块价格已经低于0.2元/W,呈断崖式下跌。在此期间,麦格米特、盛弘股份先后挂牌上市,英可瑞IPO通过只待批文;英飞源、优优绿能也想简单的复制这一模式,意欲依托充电模块单一业务登陆资本市场。研究人士指出,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在目前这种态势下,靠单一业务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和顺电气充电桩业务只占不到30%,电力成套设备、电能计量、电能质量贡献了收入和利润的更大部分,麦格米特的充电模块业务收入占比则不足5%。
从英可瑞的招股说明书中可以查阅到,2016年度充电模块及系统销售收入占比高达82%,另一方面从创业板发审委的审核结果公告中可以看到,证监会也重点关注到了英可瑞享受了过高的软件退税这一情况,总计3.88亿的销售中软件收入竟达到了1.52亿,实现退税2344.8万元,曾有专家质疑公司存在人为虚增软件收入的嫌疑。此外,软件比例占比高需要有足够的毛利支撑,但此产品毛利显著下降已是事实,高额的软件销售不可持续。退一步讲,整桩企业更是难以通过操作软件的方式增加利润。
笔者在电源行业从业多年,亲身经历了多款产品的兴衰,电力电子产品的发展比较接近摩尔定律。充电模块的公司,华为-艾默生系的团队占了绝大多数,技术都在一个水平,只是纯粹的拼成本控制,每瓦单价会持续走低,3年内到1毛以下不是不可期待,行业已是一片红海。仔细一想,英可瑞如果上市,很有可能就是第二个通合,高利润的单一业务占比太大,更重要的是不可持续。即便融资上市成功,公司面对困难重重的转型之路,持续盈利能力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