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给燃气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四大风险。本文提出的“四合”战略可以作为燃气企业对抗风险的参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充分利用跨国能源企业结构调整、资产价格下降、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提供了机遇,但是也给行业带来了挑战。
天然气始终是对外投资的重点
长期以来,天然气资源始终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的主要领域。早在2006年,中国石化集团(以下称中石化)就成功介入俄油气资源并取得成功,竞购俄罗斯石油旗下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96.86%股权,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回购乌油控股权。经双方达成协议,俄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占有51%和49%的股权。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天然气行业,使得除传统大型油气央企以外的能源企业(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在天然气行业的全产业链发展稳步推进,为加快企业全面进入天然气行业各领域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同时,随着国内天然气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进入国内外上游资源勘探领域、LNG采购和建设领域的限制逐渐放宽,为企业“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一带一路”利好政策的助推下,各路资本通过不同方式拓展国际业务。2015年,丝路基金与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的最大股东诺瓦泰克公司签署框架协议,投资购买该液化天然气项目9.9%的股份。自2015年开始,除三大油以外的众多民营和地方国企也日益活跃。在2015年的定向增发方案中,新疆广汇能源明确10亿资金用于投资哈萨克斯坦LNG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
作为中国天然气产业链下游的城市燃气行业,在最近一年中也开始频频在国际市场上“出手”。
2016年3月,新奥集团出资7.5亿美元收购弘毅投资所持有的澳大利亚桑托斯(Santos)公司11.7%股份,成为该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桑托斯为澳大利亚独立石油天然气生产商之一,拥有面积最大的勘探和生产资源,2015年桑托斯公司油气产量达到5770万桶油当量。2016年11月7日,北京燃气集团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中俄总理的见证下签署协议,北京燃气集团以11亿美元的对价收购股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VCNG(上乔)项目20%股权,北京燃气集团也成为继中石油、中石化之后第三家成功参与俄罗斯上游天然气项目的中国企业。
对于国内城市燃气行业来说,在国家现有政策逐步放宽、天然气产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良好环境下,燃气企业加快“走出去”既恰逢其时,又是实现一体化和朝着能源服务方向发展的必然。
向上游延伸是做大做强的关键
我们来看国外较为成熟的能源企业的发展经历,也都大致走过了下游燃气销售、中上游资源获取和能源服务延伸这样几个阶段。以欧洲为例,我们现在与欧洲90年代的发展阶段类似。90年代的欧洲,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0%左右,能源领域开始实施私有化。在天然气产业方面,政府允许更多资本进入勘探开发领域,天然气井口与管道分离,针对中游领域采用强制性第三方准入,为大用户开放市场,终端价格放开。再来看目前国内的情况,中国的城镇化率介于50%-60%,民营、外资等各类资本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都可以进入天然气产业,同时国内上游天然气资源领域逐渐开放,门站价格趋于统一,管输价格体系基本建立,长输管道第三方准入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