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慧环保”的概念形成以来,多个国家和城市逐步开始推进智慧环保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建设内容各具特色。国外的环保智慧化建设起步较早,如纽约哈德森河的重生、佛罗里达海洋研究组织建设的富营养化监测平台等,从方案创新、技术应用、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环境在过去30年粗暴的发展方式下变得十分脆弱,传统以增量为目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效益低下、利用率低下,常常以破坏生态环境与过度消耗资源为特征。在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传统环境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信息孤岛现象明显。国内开始不断加强对环保智慧化的建设,目前,我国智慧环保建设的重点在于环境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基础,是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分析和监测,定性或定量描述出环境质量的状态。通常环境监测有两种分类,分别为按照监测对象分类与按照监测目的分类。从环境监测的主体来看,环境监测产业分为环境质量监测(主要为大气和水)、污染源监测和其他监测(土壤、噪声、辐射、应急等)三个部分,其中,环境质量监测主要由各级环境监测站构成,而污染源监测则由主要排污企业的监控构成。目前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站体系建设相对成熟,目前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各省、地、市以及乡镇的监控体系,市场较为稳定。而污染源监测无论是覆盖面还是监测深度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增量空间巨大。具体来看,目前污染源监测产业份额最高,其次是环境质量监测产业。
虽然我国智慧环保建设起步略晚,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在大规模建设阶段,覆盖面也将继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共有约200家,大部分企业从事废气、废水、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生产、安装、运营(含集成商)。其中,约有120家企业生产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约有80家企业生产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销售收入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84亿元上升为2014年的196.44亿元。
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由于环境监测技术门槛偏高,目前国内从事环境监测的企业仅有两百多家,高端分析仪器主要被德国西门子等外资企业占领,内资企业主要参与中低端分析仪器市场。2014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售收入为37.7亿元,占市场总体销售收入的61.8%,这一比例在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在60%左右,领先企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公司兼并收购成为扩张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手段较为单一。
环保行业受政策、法规及监管的驱动,在环境诉求加强的情况下,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时期,国内环保市场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趋势。环境监测作为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拥有有近千亿元的市场潜力。环境监测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硬件、软件、检测试剂;中游监测仪器、监测系统以及下游仪器维护、设备运营。而随着有关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政策的出台,环境监测市场将逐步向社会开放,行业公司将由监测设备销售向提供环境监测服务转型。
环境监测只是智慧环保建设的一个分支,智慧环保的整体建设还需更加“费心费力”。将于2017年4月20-21日在上海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智慧环保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为各位提供了一个彼此交流的平台(SEPS2017)。本届峰会以“大数据时代下的环保”为主题探讨新常态下智慧环保如何服务和应用,推进在“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和保护目标。现场将吸引来自政府环保部,科研机构,重点排污监测企业,技术装备企业,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等350位嘉宾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