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安徽亳州市十三五规划:推进华能(蒙城)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建设 发展可再生能源(全文)

添加时间:2016-11-22 15:52:5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了解到,近日亳州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发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开发区、大型企业循环化改造,提高资源产出率。推进推前期项目:华能(蒙城)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70亿元)、板集电厂二期(60亿元)、涡北低热值2×35万千电厂(54亿元)、赵集煤矿(35.5亿元)建设。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是奋力推进“活力亳州、美丽亳州、幸福亳州”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亳州市委关于制定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级政府实施现代化治理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客观分析宏观形势和发展基础,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把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叠加起来,形成转型发展新动力,实现发展新目标。

第一章 现实基础

“十二五”以来,全市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城乡面貌、要素条件等发生巨大改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十三五”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5年,经济总量达942.6亿元,连续迈上四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跨越3000美元大关,年均增长10.2%;财政收入达130.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1倍,年均增长25.2%,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预期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55%,提高到6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4亿元,年均增长14.4%;农业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全年粮食产量达97亿斤,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产粮大市”称号,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小麦亩产“千斤市”和“吨粮市”。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21亿元,是“十一五”的3.7倍,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2.6%。

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20.7:39.3:40.0,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2010年提升1.9和4.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比2010年提高9.6和5.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4.9个百分点。通过GMP认证的药业企业达136家,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23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90亿元,是2010年的3倍。

内生发展增添新动力。市场主体总数达21.4万个,比2010年净增10.2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9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603家,分别比2010年净增545家、499家。全市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古井集团营业收入达66亿元,发展势头良好。建安集团总资产达786亿元,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珍宝岛药业、万达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亳州,江淮安驰汽车、五得利面粉等项目建成投产,板集电厂、司尔特肥业等项目加快建设。S307线一级公路完成改造,济祁高速永利段等建成投入使用,商合杭高铁亳州段开工建设,亳州机场、引江济淮入亳、涡河高等级航道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探索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网上办理大厅,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公布市县乡三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收费清单,全面实现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成效显著,农信社改制全面完成,徽商银行、交通银行、湖商村镇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入驻亳州。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2010年的4倍,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发展到11个国家的13个城市。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大力推进“九城同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田园城市,主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19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年均增速居全省第1位;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创新,实施“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工程,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城乡一体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成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6个,美丽乡村建设走在皖北地区前列。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持续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全市91个乡镇(街道)、1.4万个村庄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成功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实现市(县)省级双拥模范城全覆盖、成功列入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20.5元,年均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8.2元,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0亿元,年均增长19.1%,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财政民生支出857.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3.5%,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标扩面。新建廉租房2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189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38973户,建成农村敬老院166所,改建农村公路2129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99处。投入专项扶贫资金6亿元,53万人成功脱贫。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市图书馆、档案馆等建成使用,亳州师专升本工作获得全国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高票通过,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书香亳州”建设和国学经典“六进”活动,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现代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第二章 机遇挑战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孕育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我市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发展保持中高速,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资本加速流动,产业加速转移,为我市拓展开放空间,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发展资源带来了新机遇。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省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有利于我市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国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我市发挥中药产业优势,发展健康养生产业,打造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带来新机遇。省大力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建设“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实施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振兴发展规划,为我市加快发展步伐、改变欠发达现状带来了新机遇。我市拥有“十二五”时期奠定的坚实基础、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优势明显的产业体系以及农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土地空间巨大等比较优势,这些潜力和优势在“十三五”将持续释放,为加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同时,我市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具体表现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工业化水平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市场主体不强;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利等设施瓶颈制约尤为突出;水资源严重匮乏,环境治理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难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阶段,是政策机遇多重叠加、集中释放的黄金阶段,是全面发力、跨越赶超的关键阶段,也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治理任务加重的凸显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三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优中求快的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三个亳州”现代化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六大发展战略。

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优化要素配置,着力培育现代中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一核一轴三极”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构建发展新体制。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