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山西发改委获悉,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冶金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已经下发。规划提出,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安全发展。实施节能环保改造。以降低物耗能耗,促进清洁生产为方向,全面开展对标挖潜,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重点推广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煤调湿技术,高炉脱湿鼓风技术,低温轧制技术,在线热处理技术等炼钢、轧钢节能减排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原料场粉尘抑制技术,双膜法污水处理回用技术。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完善能源管理体系。详情如下:
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冶金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发展改革委、经信委,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十三五”冶金工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十三五”冶金工业发展规划
(钢铁篇)
钢铁工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和支撑全省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我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确保钢铁工业“十三五”期间稳步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依托铁矿石、煤炭等资源能源优势,我省钢铁工业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省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截止目前,全省共有钢铁联合企业27户,企业总资产2405亿元,职工156619人,生铁产能6479万吨,粗钢产能8005万吨,钢材产能6920万吨(按照工信部高炉、转炉、电炉产能测算标准统一测算)。从企业性质来看,山西省拥有国有钢铁企业4户,分别为太钢集团(含临钢)、首钢长钢、酒钢翼钢、同煤钢铁,粗钢产能合计1850万吨,占比23.11%;拥有民营钢铁企业23户,粗钢产能合计6155万吨,占比76.89%。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唯一一户粗钢产能过千万吨的钢铁企业,粗钢产能1200万吨,其中不锈钢产能450万吨,是全球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先进、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
2、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十二五”以来,全省1000m3以上的大型炼铁高炉由2010年的11座增加到20座;容量80吨以上的炼钢转炉由2010年的8座增加到28座;与钢铁生产配套的炼焦、烧结、炼钢、炉外精炼、轧钢等装备和技术工艺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钢铁产业链中铁-钢-材等产能基本实现合理配套;特别是太钢不锈钢生产线的主体装备和技术工艺居世界先进水平。
3、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以提高生产装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实施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近五年来,全行业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0多项,实施煤气回收利用,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废水废渣回收利用等节能减排项目150多项,年节约能源约280余万吨标准煤;全省20家重点钢铁企业粗钢生产单位产品工序能耗指标均达到国家现阶段执行标准,其中21家企业已获得国家工信部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公告。
4、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全行业依靠技术工艺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走优质化、规模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发展道路,努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其中太钢开发生产的精密带钢、CAP1000和CAP1400核电站用钢、重载铁路专线C96车型用钢、高等级管线钢等产品,中阳开发的45#优质碳素结构钢,首钢长钢开发的65Mn弹簧钢,新泰开发的高强冷镦钢、耐候性能的H型钢等产品,有效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一批优质产品的生产比例也逐年增加。太钢400系不锈钢、核电用钢、超纯铁素体、铁路货车用钢、电工钢等高端产品的产量逐年提高,中阳钢铁、首钢长钢、福盛钢铁、建邦通材等企业的高强度热轧钢筋的产量也有大幅增长。这些新产品的成功开发和优质高端产品产量的扩大,促进了我省钢铁工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二)存在问题
我省是全国钢铁产能大省之一,受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以基建材料为主流的钢铁行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受国家过剩产能控制和我省金融担保方式影响,企业融资信誉降低,钢企生产运行资金紧张,融资成本加大,资金链断裂风险增大;受企业主体设备环保水平影响,满足新的综合节能环保要求,企业技术改造成本不断加大。我省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营风险不断增加。存量资产坚持正常运行相当困难,有的已经处于半停产和停产检修状态。由于大部分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不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以维持资金运转,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严重亏损,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二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我省钢企主流产品多是大路品种,低端同质化特征明显,市场主体多,竞争激烈,企业没有形成区别于他人的主导产品。
三是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受人员、资金、技术水平等影响,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改进产品品种、降低物耗成本、改造利用先进节能环保设施和技术工艺,满足长远发展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四是主要原料成本劣势凸显。我省地处内陆,企业主要矿石资源依靠进口,进口矿粉物流成本上升,区位劣势凸显;个别拥有省内矿山企业,由于进口矿石价格下降,也由优势变为劣势。
二、面临形势
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态势依然为钢铁工业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的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可以形成一定的市场需求;推进国内经济与欧亚经济融合,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必将带来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为钢铁工业发展带来机遇。因此,要正视困难,抓住机遇,提振信心,树立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
钢铁工业发展需要应对的挑战。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和消费需求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钢铁行业当前发展也已经逐步进入生产消费的峰值弧顶下行区,“十三五”期间,预计国内钢材实际年消费量区间在7.2-7.7亿吨,化解产能过剩已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内钢铁已进入减量发展、提质增效的绿色发展阶段。钢铁企业在外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呈现经营困难、分化明显的态势,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同时,环保治理保持高压态势,企业压力加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对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省钢铁企业面临的区域特点。市场需求方面,我省每年安排的一批政府主导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年度新型产业行动计划项目、三年推进计划项目等,均为我省以建筑钢材为主要品种的钢铁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河北、山东等周边省份受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影响,去产能化步伐加快,也为我省钢铁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电力能源等基础原料供应方面,我省已经进入电力富裕大省行列,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大用户直供电的推广,电力资料价格可能下降;我省焦炭运距短,价格低位运行,区位优势明显;除铁矿石外,其它辅助原料供应可以就近配套。但从长远看,我省钢企仍需坚持降本增效,改进品种,科技创新,节能挖潜,才能适应全国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