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发布会,公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时隔15年,电力领域再次发布五年规划。系统的能源规划必然少不了对于电源结构的调整。在煤电方面,四个重磅数据出炉,奠定了这五年煤电增量方面的主基调:“十三五”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届时煤电装机占比将降至55%。
在2015年底8.8亿千瓦的煤电装机基础上,超过2亿千瓦的预期新增装机,意味着“十三五”煤电装机或将还有25%的增长空间,平均年增5%。“当前我国仍有1.9亿千瓦的煤电正在建设施工”,这客观事实也已经划定了煤电未来增长空间。
11亿千瓦的控制目标一出,必将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也反映了存在于业界的对于煤电过度建设潜在风险的担忧,煤电停建缓建的呼声很高。
那么,在煤电增量上如何把握好度?“力争控制在11亿的目标,还是要有政策措施来实施才能实现。”正如发布会上能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所说,在当前煤电产能过剩的情况下,11亿千瓦是一个控制目标,不是建设目标,有一线可能,也要让这一数字尽量晚一点到来。
当前各地规划建设的煤电项目还有很多,在主管部门加强调控措施的基础上,如果地方能够主动作为,砍掉不必要的煤电项目,前期投入不多的煤电项目能停下来,为非化石能源腾出更多发展空间,与国家政策形成合力,就能够使“十三五”煤电增量降至最小值,为未来能源发展争取更大灵活性。
从当前已经公布的地方能源“十三五”规划的省份来看,有的省份在煤电装机建设规划上已经趋于保守。浙江已经明确“十三五”煤电零增长,到2020年保持在4600万千瓦。但有的省份还预计有不小的增量。如山东5年还将增长1000万千瓦。福建、河北煤电也将增长1300万千瓦左右。
这表明“十三五”煤电增长将出现区域分化,会有相当一部分省份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而另外一部分省份还会继续增长。
电力增长也要与负荷增长相匹配,在我国现阶段,电力安全仍然是很重要的问题。根据权威部门解读,电力增长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有效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二是避免出现电力富余;三是将煤电利用小时控制在合理水平。部分省份负荷增长情况要求一定量的电源增长,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满足安全的基础上,清洁就应当放在考虑因素的首位。
在发布会上,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对此也给出了明确思路,在电力电量平衡时首先平衡水电、风电、光伏和核电,然后看这些电源能否满足电力需求,差额部分再用气电、煤电补充。
此外,进入“十三五”以来,煤炭价格一扫低迷态势,持续反弹,给新增煤电项目以很大的成本压力。从市场角度来看,未来很可能有部分在建煤电项目选择延缓建设或转型。
一个令人期待的形势是,今年5月份以来,包含煤电在内的火电装机增速明显放缓。8月份新增装机量降至60万千瓦,9月份更是进一步跌至26万千瓦,如果这样的增速继续保持,那么实际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的煤电新增产能可能比预期的要少很多。显然,即便增长,也要与调峰需求相适应,与清洁能源的发展相匹配,而“最小化”必然是力求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