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这是我国土壤环境管理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文件。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看来,土壤污染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潜伏性的特点,所以其修复过程比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所需技术更为综合、时间更为漫长。
“土壤污染治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土壤污染的底数不清,我们还没建立起详细而完整的地块污染数据库;二是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土壤修复企业对土壤修复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它们还不理解为何土壤修复要这么久要花这么多钱。”周健民分析。
周健民建议,应尽快开展并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土十条”提出的浙江省台州市等六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应开个好头,确保辖区的污染土地得到修复并合理利用,为全国其他地区积累经验。
周健民长期从事土壤研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和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目前还是中国土壤学会的名誉理事长、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
土壤污染底数不清
Q《中国环境管理》:“土十条”将“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作为首要内容。过去我们做过哪些土壤相关调查?
周健民:土壤质量包括肥力质量、环境质量与健康质量。我们不仅要保护土壤不受污染,也要不断提升土壤的生产力。
首先,我们开展过两次大规模的土壤质量综合调查。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规模及采集的数据都非常有限,资料也不完整。
第二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规模宏大,涵盖了全国所有耕地土壤,资料齐全,其数据获得广泛应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对土壤质量还没有完整的认识,普查只关注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肥力状况,无法评价其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近三十年是我国土壤耕地利用强度最大的三十年,是人为活动干扰最大的三十年,土壤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所调查的土壤肥力质量已不能反应当前的肥力状况。
此外,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后,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都曾开展过较大规模的土壤资源调查,相继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全国性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其次,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方面。国土部和环保部在2005-2012年联合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调查”重大专项,并在2013年4月公布了调查结果。
Q《中国环境管理》:您如何评价这些既往的土壤质量调查?
周健民:这些调查,都从不同的目的出发,以各部门分头设计为主,缺乏全链条的顶层设计。
首先,没有统一的土壤调查和监测方法体系,也没有形成第二次土壤普查那样的调查规模和详尽的数据资料;其次,因为各自为战,同一土壤样品中没有形成完整的土壤质量数据;第三,现在的数据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及其他数据缺少比对。
因此,我国土壤质量状况的家底仍然不清,对土壤质量演变过程、风险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缺乏系统认知,土壤安全保障与提升集成技术匮乏。
围绕国家土壤安全战略需求,我们亟需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组织实施系统的土壤质量调查计划,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提升我国土壤科技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Q《中国环境管理》: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
周健民:土壤污染状况是相对的,与我们所订的评价标准有关,我们现在采用的有些指标比一般国际上的标准要高,标准越高,所谓污染的面积就越大。还有些区域,不是污染问题,而是本身背景值就高,一旦土壤环境变化,如土壤酸化等就会增加污染物的活性。对我国总的耕地土壤质量我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大部分土壤都是清洁的,就是污染的区域,大部分也属轻度污染,只要科学利用就没有问题。我们前几年曾做过一个“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项目,通过对案例地区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黑土、潮土、水稻土和红壤四大类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土壤健康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以此揭示我国土壤质量状况及肥力质量演变格局。
对于我国土壤质量既不能高枕无忧,也没有必要恐慌,因为目前我国土壤肥力并没有全面下降,土壤污染也只出现在非常局部的地区。但一些土壤质量指标的变化的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如东北黑土的有机质快速下降、土壤的大面积酸化、养分的非均衡化以及污染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