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随着一场大降温来临,省城供暖也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对于海湖新区近10万居民而言,经过多个采暖季的运行调试,今冬供暖趋于平稳、高效。
目前有着近8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海湖新区,居民们每天享用到的热源从何而来?如何保证24小时不间断供暖?从热电联厂到居民家中,供热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了更好地让用户知晓、了解高效清洁能源供热带来的优益之处,即日起,华能西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能西宁热电”)联合本报开辟《华能供热在身边》专栏,和您一起说说集中供热那些事儿。
土炕、火炉、土暖气、燃煤锅炉供热、天然气分户采暖、热电集中供暖……随着社会的发展,供热方式不断变换。数十年间,西宁人更新换代,一步步用上了更加绿色、清洁、优质、高效的供热源。
锅炉运行、设备检修、监测温度、入户测温……供暖无小事,这个和“温暖”有关的行业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作为参与承担西宁市海湖新区及西钢片区供热任务的华能西宁热电,从上个采暖季结束后,所有员工就一直忙活个不停,为的就是2016至2017采暖季,让用户在寒冬也能如沐春风。
正值采暖高峰,华能西宁热电的两台汽机全速运转,滚滚热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向千家万户。
清洁供热源高原古城落地开花
依稀记得2011年4月28日上午,海湖新区15#地上彩旗飘扬,炮声轰鸣,一期工程总投资近40亿元的华能西宁热电厂暨海湖新区供热管网项目正式开建。标志着西宁市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对优化基础设施布局、调整能源结构、开展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俗地讲,热电联产就是将电厂中的供热和发电联合在一起,将普通电厂本来废弃的热量,通过热力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使得燃烧同样数量、同样品质的煤炭,不仅可以提供电能,还能供热,大大提高了热效率。热电厂由于锅炉容量大、除尘效果好、还可实现炉内脱硫除硝,相比于小锅炉、火电厂,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巨大。
之后,华能西宁热电又将厂区建立在西宁市湟中县西堡镇堡子村,运行二台机组,总装机容量700兆瓦,主要负责投资、建设、运营电厂及集中供热管网项目。
其中,电厂工程于2014年7月3日开工建设,1号机组2015年12月26日投产,建设周期17个月零23天,创造了集团公司系统内同类型机组建设工期新记录;2号机组2016年2月1日投产,建设周期18个月零29天。至此,圆满完成两台机组的建设及投产任务,以实际行动履行了集团公司向青海省政府做出的投产承诺。
最受市民关注的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作为我省的重点民生工程,规划供热建筑面积约1516万平方米。自2011年以来,华能西宁热电已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通过燃气调峰锅炉圆满完成了4个采暖季(2012-2016年)的供热保障任务。本采暖季,华能西宁热电于10月13日提前2天正式通过热电联产机组及二期管网向热用户供暖,让大家及早感受到清洁供热源带来的温暖。
由此,一种前所未有,且持续、稳定的供热方式,在古城西宁落地开花,让数万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热的福祉。
集中供暖好处多百姓享受益处大
细细数来,华能西宁热电自2012年担任海湖新区集中供热保障工作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已接入集中供热系统的建筑面积近800万平方米(规划1516万平方米),共有22小区、53个换热站、约50000户居民由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保障冬季采暖需求。
2016-2017年供热季,则由西宁热电联产机组向海湖新区供热。新供热系统投运后,供热质量较往年大幅度提升。在气温急剧下降时,华能西宁热电已于10月13日开始提前向用户供暖,目前供暖温度均超过20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