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风电资讯 光伏资讯 电力资讯 | 新能源汽车 生物质能 节能环保 | 煤炭资讯 石油资讯 天然气资讯 | 企业黄页 供求平台 | 项目审批 智能信息
风电招标 光伏招标 技术数据 | 风电投资 光伏投资 电力投资 | 风电会展 光伏会展 电力会展 | 招商园区 专题报道 产业书刊 | 网络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阅读

重走长征路丨华能集团:薪火相传长征路

添加时间:2016-10-24 16:31:09 来源:中国电力报

80年时光很短,置于宇宙百亿年生命之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80年时光很长,足以让一个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82年前,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从江西走出,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救亡图存之路。他们一路向西再往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行程共计两万五千里。最后,成功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80年沧海桑田,昔日一穷二白之中国早已今非昔比。长征胜利的革命火种,点燃了中国今日之希望。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启动“薪火相传长征路”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从江西出发,沿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足迹,探访长征印记,追寻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传承:长征精神代代延续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征过程中,也诞生了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为核心的长征精神。

华能以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为使命,企业精神包含了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敬业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创新精神,这些恰恰与“长征精神”形成了高度的契合。

迈向复兴的伟大长征并未结束,红色企业行进在新长征路上。在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新长征进程中,需要在不忘初心中激发信仰伟力,需要在继续赶考中保持奋斗动力,需要在振奋精神中激发中国力量。

摊开华能产业布局图可以发现,从红军长征出发点江西到红军最后落脚点陕西,星罗棋布地分布  着华能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是华能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一代代华能人薪火相传,继承并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攻坚克难、吃苦耐劳的创业史。

瑞金是共和国的摇篮,也是长征出发地。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华能人朴素的心愿。

2008年,我国华中地区遭遇百年不遇冰雪灾害,华能瑞金电厂建设者们克服设备无法正常交货、工期一再滞后的困难,仅用了19个月时间,建成了首座国产30万等级超临界机组,填补了国内发电行业的空白,也改写了赣南地区电网无电源支撑的历史。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敢于胜利。在华能井冈山电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与华能的企业精神,早已被潜移默化成了一份“初心”,并深深植根于每一名员工的血脉之间。

大韭菜坪地处毕节市赫章县,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此地,这里也坐落着华能新能源贵  州分公司大韭菜坪风电场。如今,80年前红军长征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地印刻在了高山风场这群“90后”身上。

在红军长征两渡乌江中的乌江发源地,是华能乌江源风电场。“小时候总听村里的老红军讲当年革命的故事,现在工作了才发现,长征精神其实离我们并不远,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今年7月份参加工作的唐华表示。

四川是红军长征历时最久、里程最长、活动范围最广、遭遇困难、经受考验最严酷的省份。现如今,这里是华能水电产业布局重镇。

巍巍大凉山,群山莽莽,丛林密布,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人类活动的禁区。

80余年前,红军长征从此经过,踏上北上之路。2014年,一群手持木棍、镰刀的建设者来到了这里。当他们来到会理的时候,通往风场厂址的道路都没有,勘测人员翻山越岭,一步一个脚印,为风电场选好了最佳“落脚地”。

经久风霜,杨帅黝黑的脸上,多了几分刚毅。27岁的他已是华能新能源四川公司会理风电场的场长,手下的兵不多,但是他们责任重大。回忆起会理风电场的建设,他们有讲不完的故事和满腔的热情。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