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初公开点名5家典型客车企业的新能源骗补事实后,财政部的刀口第一次转向了乘用车企业。
10月10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乘用车”)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其中指出力帆乘用车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08万元,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上述2395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将可能导致对公司自2015年始至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进行追溯调整,其中对2015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4689万元,对2016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6719万元。”力帆股份在公告中表示。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当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河南少林客车这5家客车企业被财政部通报时,力帆股份曾发布公告澄清:“公司不在上述5家通报的骗补新能源汽车名单之列。除此之外,公司暂未收到其他正式通知,生产经验情况正常。”
几乎与此同时,网络上流传出一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简称“汇总名单”),其中包括上述5家客车企业和力帆乘用车,以及其他共计90多家的汽车企业,几乎囊括了所有主流新能源客车和乘用车企业。该“汇总名单”的真实性虽无法被验证,但其已经引发业内颇多关注。
截至目前,至少有宇通客车、安凯客车等企业纷纷针对该名单发出了澄清公告。不过力帆乘用车在澄清后又再度被坐实的事件,也引人深思。“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财政部对于骗补的审查都是严肃而认真的事情,力帆的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一般而言乘用车是销售给私人的,很难去骗补,所以力帆的事情令人难以理解。”10月13日,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国家科技部 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告诉记者。
力帆受罚
今年2月至3月,财政部组织检查组对力帆乘用车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其中存在前文提及的2395辆车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