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的第二年,也是火电行业在承受结构性过剩重压下逆势而上实现升级的重要一年。
在行业的发展洪流中,超低排放改造的脚步仍在继续,一批具有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企业依然不畏艰险,砥砺前行。用艰苦的努力,奏响时代的凯歌。
从脱硫、脱硝、除尘系统新建、改造到超低排放,随着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环境)实力得到充分历练。十二载环保征程,十二载砥砺前行,大唐环境勇于“亮剑”超低排放攻坚战,自2015年初吹响超低排放冲锋号角起,至今已完成61台超低排放机组,累计装机容量2126万千瓦。苦练内功、厚积薄发的大唐环境,最终实现了质的飞跃。
创新为魂铸就更好明天
核心阅读:通过不断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唐环境已拥有脱硝、脱硫、除尘、催化剂等环保产业核心技术,且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大唐环境正凭借着超低排放这张高端名牌蜚声行业内外。
携带着创新的基因,大唐环境在科技骨血的滋养下越发成熟、稳健。超低排放正是大唐环境在多年科技积累下由少年走向青年的成长见证。
“科技创新工作是环保事业不断发展与前进的动力,也是科技研发的工作重点,作为大唐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努力实现自主研发和对外输出,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大唐环境环保分公司总经理王长清介绍说。
从业务单一的脱硫、脱硝工程总承包发展到脱硫、脱硝、除尘累计投产机组容量位居全国前列,大唐环境的超低排放之路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
2015年度,由中电联统计的全国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产业公司业绩排名中,大唐环境累计投产脱硝机组容量居全国第三,脱硫产业2015年投运机组容量全国第五,传统袋式和电袋复合式除尘产业累计投运机组容量均位居前列。此外,湿式、低低温等电除尘新技术皆有应用,移动电极电除尘累计投运机组容量在全国排名第一。
“经过多年努力,公司统一思想,全员参与实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科技组织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效果显著,试点、示范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推进,科技工作指标稳定增长。”王长清说。
科技的发展永不停歇、永无止境。怀揣着“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大唐环境人向更高的超低排放标准发起冲击。
为达到35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超低排放,大唐环境采用自主开发的湍流管栅高效脱硫技术及增加喷淋层,徐塘脱硫7号机组改造后脱硫排放均值仅为20毫克每立方米;为达到烟尘超低排放,优先对现有除尘系统加装低低温省煤器、电源改造、电袋改造、布袋改造,针对吸收塔入口烟尘浓度大于20毫克每立方米的项目则采用湿式电除尘器或其它除尘方法,针对脱硫吸收塔入口烟尘浓度小于20毫克每立方米的项目则采取脱硫除尘一体化措施并优化喷淋层,张家口1~8号机组改造后烟尘排放值保持在4毫克每立方米左右,低于10毫克每立方米的国家标准;为达到50毫克每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可优先采用低氮燃烧技术、SCR烟气脱硝技术,也可采用SNCR脱硝技术、尿素催化水解制氨技术,或加装催化剂或更换催化剂以提高脱硝效率,王滩、禹龙、灞桥等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改造后满负荷情况下氮氧化物排放值仅低于30毫克每立方米。
大唐环境超低排放“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不仅使多项指标均高于行业标准,由大唐环境一手打造的精品工程给超低排放改造业务确立了质量的标准、行业的标杆,超低排放技术得以根深叶茂。技术的一脉相承、施工的严谨规范让企业收获了赞誉更赢得了市场。2013至2014年间,18个月完成18台机组脱硝改造项目,刷新国内多机组同期投产记录;2015年承担77个项目、134台机组环保新建、改造工程,圆满完成责任书项目;EPC承建项目荣获“中国安装之星”、“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殊荣,河南省精品示范工程、贵州省第一台脱硝改造机组,还有西安市首个全面超低排放项目,累计收获业主表扬信70余封;自主研发的环保技术及成果荣获首届中国电力创新二、三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三项技术被中国电机工程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打破进口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谋定快动谱写发展新篇
核心阅读:截至2016年6月底,大唐环境共完成授权专利211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形成该公司专有技术和成套技术规范;两项环保催化剂行业标准和一项环保行业标准成为国家和行业规范。
“目前,大唐环境拥有已出站和在站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215名,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12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王长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