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多卡、一车多APP等充电难的现状已经困扰电动汽车车主较长时间,且至今尚未得到解决。为了实现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跨平台充电、支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系列标准(以下简称“系列标准”),据悉,该标准将于年底前出台。
那么,该标准的制定对整个充电设施行业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电网企业在充电桩市场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参与制定该标准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永东。
标准落地更多由市场机制促成
充电设施互联互通至今尚未完全打通,特别是跨平台支付方式受到限制,通常车主出行需要配备多张充电卡,手机里下载多款充电APP。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充电设施还没有做到标准化,所以行业之间的互联互通还没有完全打通,在刘永东看来,这对于产业来说是不利的,应该统一起来,依靠标准去解决。
据了解,许多新进制造企业在做充电设施产品的时候并没有执行相关标准,而目前针对新国标,国家确实还没有出台一套标准执行的管控体系,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标准的约束力?
刘永东认为,这种约束力更多是由市场机制来促成的。比如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车,无论是车主还是企业都一定希望车桩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保证充电安全,而达到这些目标的前提条件新国标都涉及了,虽然目前很多只是推荐性标准,但在行业中也会被自觉遵照执行。
首先在车端,自今年7月1日起,只有符合新国标的新能源汽车才能上工信部公告在市场售卖,这就变相使得标准在车端带有强制性色彩;同时,充电系统是车桩匹配的,桩这端也只有遵循了新标准才能与新标车相匹配,才能充得了电。所以说市场会自然而然驱动标准的实施,不会因为是推荐性标准就没市场。
刘永东坦言,目前的确是存在一些小企业在制造充电设备时没有遵循相应标准,主要是认识上还没到位,随着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他认为这些不自觉的企业会被自然淘汰掉。
运营商跨平台充电等标准将出台
标准化工作是充电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它是国家产业政策落实也是市场准入的基本技术要求,受到各方面高度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充电设施的标准基本建立,关键标准相继出台了,基本满足充电设施发展的需要。刘永东透露,目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正组织制定《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系列标准。
其实,我国的电动车充电统一的国家标准2012年3月1日才开始正式实施。在此之前设计生产的电动车和充电设备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出现了目前的混乱状态。当时的四大充电接口标准制定中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全部限制死,加之充电桩产品的一致性不够高,所以还是未能实现不同电动汽车和不同充电桩的互联互通。对于物理接口的互联互通,去年的五个标准发布奠定了车桩兼容的问题。